炮火1906_第三百零六章 东北整军备武大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 东北整军备武大略 (第3/4页)

老百姓手里有枪。
  胖叮当曾经跟蓝天蔚讲过,一个怕底下的人民起来造反的政府,永远是无能的政府,一个永远对内凶残对外谄媚的政府,也必将倒台,这是毋庸置疑的。
  蓝天蔚如此热络,不仅是胖叮当的身份,也因为胖叮当频频有发人深省的言论。
  日俄战争时期的民间武装可是给了日俄双方都带来了无尽灾难,日俄两国被打的哭爹叫娘,依然哭着喊着送武器送钱粮,像供亲娘老子一样的,求着民间武装帮助他们攻击敌人。
  如果民间藏下百万兵,何惧日俄两国?
  “要是东北的民兵武装都能跟王林老大哥麾下一样,只怕日俄连犯边的心思都不敢有。不过倒是可惜,要是你兄长不调去江苏,只怕如今局势对我们更加有利。”
  蓝天蔚随意的说起王林,其实是在试探胖叮当,王林所部,到底是不是已经给李安生掌控,还是双方只是有合作联系。
  他到了东北之后刻意结交各路豪杰,甚至跟江湖人士、小学教员这样的人物拜把子,不拘一格,只为壮大实力。
  胖叮当可不想看到因为东北革命势力的壮大,而影响到了李安生的东北振兴计划,清廷可以倒台,但是东北不能乱。
  革命党人对锡良的态度,也要尽快摸清。
  东北有了锡良这个能臣在,起码还能够抵制住朝廷的一些昏招,为东北振兴计划保驾护航。
  但是革命党作乱,东北内部四分五裂,就难以统合起全部力量来抗衡日俄,给日俄要钻空子。
  “王林老哥这几年可是打出了威名,不仅俄国人怕他,现在连日本鬼子听到他的名字也是胆战心惊。锡良大人也亲自协调,给王林老哥调拨武器弹药,支给银饷,两相便宜。照我看,正要如此,不拘是谁,只要是爱国的,肯为东北振兴出力的,都是能够团结在一起的进步力量。我兄长本来是不愿意去江苏的,但是有锡良大人这位贤臣在,比徐世昌当总督要好上百倍,这才放心去江苏发展。”
  蓝天蔚频频点头,肚子里却盘算开来,胖叮当也是个聪明人,跟聪明人讲话就是轻松,不用拐弯抹角,胖叮当的意思他当然明白,不管是何种时局何种态势,只要东北振兴的进程不受影响,现状可以维持。如果有谁想要为了一己之私,争夺政权,那么各方势力将群起而攻之。
  李安生是铁了心的支持锡良在东北执掌大局,这位蒙古族的大臣比汉人还爱国,心怀人民,有这样的人当政,有何不可?何必一定要革命,一定要将东北的发展势头打断?
  李安生饶不了这样的人,虽然清廷还存在,对东北有时也有掣肘,但瑕不掩瑜,东北整体的局势很平稳。
  要是没有日俄的威胁,改朝换代,东北首先起来革命,那也无所谓,但是现在日俄强敌环伺,野心勃勃,危机重重,万万不能将东北陷入危局。
  关内乱,对东北的影响不大,东北新军一路打到三海关,将秦皇岛也控制起来,还有谁敢入关?
  对外贸易并不受影响,铁路系统也能运转,还能攻略内外蒙古,霸业可成,傻子才去附和革命党人。
  李安生一直在等待时机,锡良的身体虽然有所恢复,但也不是万全,锡良的下一任东三省总督必须是他李安生。
  蓝天蔚盘算了一番,东北有锡良坐镇,的确是最好的办法,革命党人要发动,也不能在东北。
  关键是锡良对于清廷气数的态度,对于革命党人的态度如何,他一无所知。
  李安生却是深知锡良的态度,锡良是铁杆的君主立宪制拥埠,他其实并不是保皇派,不是顽固分子。
  别人不了解锡良,可是李安生跟锡良共事一段时间,两人推心置腹,都有些了解对方的想法。
  一个想要推动君主立宪,另一个想要推动民主立宪,但是这些都不是两人能说了算的,他们唯一能够做的,是维持东北的长盛不衰,无论时局如何变化,都要力保东北的稳定。
  锡良独立支撑大局,没有李安生在暗中支持,是很难的,清廷也会横加干涉。
  正是因为两人的不断努力,以及程德全的暗中出力,才使得东北的局面一直维持下来,没有朝廷过多的掣肘,让东北成为了中国少有的吏治清明腐朽之气绝少的地区。
  只要东北的实力足够强大,将来对关内时局的影响力才能加大,无论清廷倒台,城头变幻大王旗,谁都无法忽视东北的态度,不然的话,东北的五镇新军甚至是九镇新军可不是吃素的。
  蓝天蔚未必有李安生那么了解锡良,自然是还有些隔阂,不能融入到东北这个大集团之中。
  东北的程李系成为了锡良铁杆拥护者,这让蓝天蔚在内的革命党人忧心忡忡。
  蓝天蔚曾经亲自去见过老王林,想要将对方拉入革命队伍,但老王林只扔下一句话,要是革命党人能够找出比锡良、程德全与李安生等杰出的人来当官,治理东北,他可以立即加入革命党。
  锡良与程李系的联盟已经基本掌控东北大权,根基深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程李系支持,锡良在东北自立,都有有底气的。
  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