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三百零六章 东北整军备武大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 东北整军备武大略 (第2/4页)

美国佬财大气粗,金元外交是他们的手段,那么主动讨点钱,也很正常。
  胖叮当已经将日俄密约透露给了司戴德,希望引起美国佬的重视,再不重视,到时候美国势力就要给日俄联手挤出东北。
  锦齐铁路已经修完过半,美国这个时候想要抽身,也已经来不及。
  一旦退出东北,经济损失是次要的,意味着美国要调整国策,遭受一大挫败。
  这对雄心勃勃的塔夫脱政府来说,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美国方面基本同意负责新军第二十七镇的军费,但是这其中军械部分成为了争议,司戴德的意思是提供全镇的美国制式武器装备,但是锡良考虑到目前东北正在准备逐步淘汰日俄两国的武器弹药,全部使用“上海”造,要是美国武器再挤进来,那么将来的后勤压力将会加大。
  李安生临行前拍了电报给锡良,劝锡良接受美国佬的条件。
  不仅接受美国制式武器,同时也采用美国方面提出的派遣军官团指导新军第二十七到第三十镇编练的方案。
  美国也将援助一座兵工厂,生产包括美国陆军火炮在内的所有军械装备。
  美国佬居心不良,但是李安生也不是省油的灯,你给我免费援助兵工厂,援助新军第二十七镇到第三十镇的全部军械装备,这些军械装备东北只出一半的钱,其他军费则由美国银行团提供低息无抵押贷款。
  如此一来,新军第二十七镇到第三十镇这四个镇的开办费用就能省下个大头,不用再费心费力的建立关于这四个镇的兵工体系与后勤体系。
  美国银行团也初步答应提供一千万美元的低息无抵押贷款,作为东北新军四镇开办之用。
  美国银行团之所以这么慷慨,是因为锡良提出了东北振兴计划,如果东北想要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需要的资金将会是数千万甚至是数亿美元,而且将来随着工业体系不断的成立,还会更多。
  如果美国银行团能够获得这次宝贵的贷款机会,将会使得整个美国富余资本进一步重视中国市场,引导更多的热钱前来中国投资。
  李安生的想法,是要尽可能的利用美国资本,美国佬想要渗透东北,抵制日俄,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整个东北以及东北新军都是你美国佬的工具,躲在后面无所谓,你给我拿点钱出来,真材实料的扶持一下东北的工业体系,让东北实力强大一点,也好应对日俄密约的勾结。
  人家要瓜分东北了,你美国佬再不有所反应,恐怕就要被动挨打了。
  凭借这次机会,能够先将新军第二十七镇到第三十镇四镇兵力建立起来,至少能够让东北的局势暂时和缓。
  日俄想要瓜分东北,就要在尽快备战,但是又不能过度刺激东北,不然的话,就不是仅仅第二十七镇到第三十镇了,说不定连新军第三十六镇都会出来,反正有美国资本支撑。
  现在李安生给锡良出的主意,那就是打一个时间差,利用这段时间尽可能的发展粮食贸易,建立东北工业体系,利用美国资本来壮大东北的实力,加速整训新军,一切为了备战。
  目前东北不仅成了财赋重地,而且也成为了牵动时局进展的要地,日俄两国的威胁不得不防。
  日俄两国垂涎欲滴,可是朝廷哪里能够再妥协?
  过去朝廷信奉“以夷制夷”,然后随着日俄的开始勾结,信奉“均势外交”,现在日俄彻底的联合起来,想要镇压美国的同时,瓜分东北,要么施行“妥协外交”,要么,就反抗。
  要反抗,就要有足够的实力,否则就会自取其辱,战争并不遥远。
  蓝天蔚等人心知肚明,忧心忡忡,连发展革命队伍的心思都给分了大半。
  “我兄长早先跟我说过,藏富于民,分给百姓土地,土地即为生命,为了捍卫生命,我们可以将东北处处皆兵。”
  黑龙江兵工厂的部分产能的确是供给了东北的民间,藏富于民的效果已经体现,许多农庄都拥有了自己的武器弹药。
  李安生并不怕这些农庄重新成为过去的坞堡,结寨自守,不听政府号令,除非他们不想活下去,新军对此是坚决镇压,而且,黑龙江农业公司也拒绝向这些叛乱分子提供种子与农业指导。
  全民皆兵?
  过去,的确如此,处处是马匪胡子,处处皆兵,这是因为东北的特殊地理环境与时代背景形成的。
  李安生与锡良先后坚决镇压分化,将为非作歹的马匪胡子清理的干干净净,剩余的马匪胡子都已经转型,要么成为像老王林那样的存在,要么就老老实实的种田,现在种田也能致富。
  那些为了自己切身利益的农户们与马匪胡子不一样,他们的根现在扎在了东北,跟东北的命运息息相关,也愿意为了自己的家园不受敌人的践踏而付出生命。
  东北五镇的兵源全部来源于这些人,他们是土地的主人,也是土地的坚决捍卫者。
  本来蓝天蔚担心民间拥有大量武器之后,会犯上作乱,但事实情况是,并没有什么重大骚乱发生,反而使得吏治也清明了些,各地的政策法规都能实行的很好,没办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