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匕现 (第1/2页)
赵昚依然默然。 他想到了很多。 两个儿子争储,是自己默许了的事情。 而且自己也确实有意,改变朝中臣子之前的那种茫然现状,所以也打算,在两年内立储,无论是赵恺还是赵惇,都能在短短一两年内入主东宫。 所以说,如今朝中发生任何事情,只要涉及到两个儿子,赵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两个儿子在谋臣的支持下斗法。 赵昚自己当了三十年太子,唯一对他有过威胁的恩平郡王赵伯玖,也只是短时期内而已。 赵昚心里清楚,赵伯玖当初确实有差点取自己而代之的可能性。 但是……在老师史浩为主导的谋臣力量下,自己动用了诸多手段,最终还是保住了太子位置。 所以赵昚清楚,很多东西,只是参与争储的臣子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让自己看见那一面出现在人前。 但真相却往往隐藏在另外一面。 如果不是因为太熟悉恺儿的字迹,赵昚几乎要以为,这三封信是伪造的。 但是赵昚明白,这三封信确实是恺儿手书。 所以,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真相? 但是事实的真相究竟是怎样? 真如汤思退说的那般,恺儿为了争储,勾结地方封疆大吏? 甚至说,万一争储失败,也能以此为力量,来一场武力争夺江山? 赵昚心里打了个寒噤。 兄弟残杀,父子反目。 这种人间惨剧,竟然要出现在自己身上? 仅是想想,赵昚就觉得遍体发凉。 如果真发生这些事,自己还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抬头看向汤思退,问道:“此事还有谁知?” 汤思退故意想了想,才缓缓的道:“官家若是想,此事也可仅臣知耳。” 这就是含蓄的告诉官家,知道此事的还有人,比如恭王赵惇,中书舍人柳子承,以及和恭王关系极其亲近的那个道士皇甫坦。 汤思退知道这件事瞒不过官家。 自己现在本来就是扶持恭王赵惇,这种事情就算是自己做的,也肯定会知会恭王。 所以汤思退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官家您要是愿意,这件事可以止于臣处。 赵昚明白这其中的曲折。 很是赞赏的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汤思退就算开始站队,也还是在为自己着想。 对谢盛堂道:“着人去宣庆王赵恺。” 谢盛堂应喏。 赵昚想了想,“再宣秘书监李凤梧。” 谢盛堂又应喏。 汤思退却不解,“官家,此事应和秘书监无关联。” 心中着实的有点担心。 李凤梧这人的口才,自己虽然不惧怕,但就怕万一,这板上钉钉的事情,万一真被他蛇战莲花说过去了呢…… 所以汤思退是真不想此刻把李凤梧喊来。 赵昚却摇头道:“有关联。” 也并不解释。 汤思退心知肚明,不好再反对。 如果再说,反倒叫官家生疑。 李凤梧是赵恺的谋臣,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陆游是李凤梧的老师,辛弃疾和李凤梧之间也有关系,那个耶律弥勒就是辛弃疾的义姐。 所以要说赵恺勾结陆游和辛弃疾,必然是李凤梧在牵针引线。 听到宣召自己垂拱殿觐见。 李凤梧深呼吸了一口气,知道汤思退出手了。 这一次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