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首战告捷 (第3/3页)
李安生的到来,使得军心为之一振,出于爱国心也好,出于对李安生的效忠也好,东北军如同一台庞大机器怪兽一样,启动了起来,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得益于战前对俄军的详细摸底,东北军应对起来很是轻松。 俄军的攻势不出意料的还是密集冲锋阵形,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而东北军所打造的防御体系,是能够支持一场不长不短的战役的,于是,防御设施与战壕成为了俄军的噩梦。 他们大量的在重机枪的交叉火力中倒下,被机枪子弹打得浑身是洞,如同气球一般的被一个个一排排的打爆。 短短的几分钟,阵地前面就堆积起了厚厚的尸体。 “这就是中国军队?你们确信这不是德国或者法国的陆军?” 尼科夫有些不知所措,如此密集的炮火,居然是中国军队施展出来的? 在他的观察中,中国军队不过是有二十四门105毫米榴弹炮罢了,加上数十门的75野炮。 他哪里知道,除了40门75野炮,还有48门75毫米步兵炮,以及上百门迫击炮,这回可是连教导队的120毫米迫击炮连都上来了,通过飞艇直接运过来的。 为了尽可能的打丧打灭俄军的士气,以及震慑沙俄圣彼得堡的那帮自高自大的家伙,必须对买卖城当面的这股俄军进行坚决的打击,绝对的歼灭。 “不要吝惜炮弹,有飞艇跟飞机侦察敌情,给我使劲放,最好是将炮弹打光,打光了后面还有,为了这一天,我可是让黑龙江兵工厂储存了几年的炮弹。” 飞艇被临时征用,用于炮兵校射,为何,飞艇能够飞到俄军的头顶上,利用无线电将俄军的现实情况反映回来,能够迅速的让炮兵找到目标。 这便是飞艇的好处,而飞机则只能不断的在俄军上方盘旋,进行心理压迫。 李安生恨不得将炮弹都直接堆到俄军阵地上头,德国刚刚与他签订了秘密条约,提供了6000万金马克的粮食抵押低息贷款。 而且,随着东北对战事的扩大,德国还将进一步加大工业援助的力度,并且考虑继续提供大笔贷款。 司戴德这次跟在锡良后头,也来到了买卖城前线,倒是并不害怕俄军的威胁。 美国人没有德国爽快,对于贷款问题还在唧唧歪歪,条件又多气量又小,李安生也不打算去多废话,直接让梅宝聪将司戴德支使到了买卖城前线,让他们看看东北军的实力。 他现在最好是大笔大笔的借债,他总有办法将这些钱落到实处,产生大量的利润,并且还钱的时候还不用支付利息,甚至本金都能省下不少,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了。 美国佬不识相,李安生也不介意让他们看看德国的诚意,现在东北不需要美国,要是美国佬还想着要抬身价提条件,那就给滚回去,有多远滚多远,老子不鸟你。 德国的效率还真是很高,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有了专家团赶了过来,帮助东北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德国的动作自然也是刺激到了美国,美国政府的金元外交忽然很失败,还比不上德国? 司戴德看到东北军如此强悍的实力,纹丝不动的阵地,也是暗暗纳罕。 硝烟弥漫,但是他清晰地从高倍望远镜之中看到俄军的前仆后继,的确,俄国士兵都是好样的,但是他们的勇敢在密集的火力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他摇了摇头,暗骂了一句,蠢货。 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他这个局外人都看得清楚。 只是,他并不知道,即便是英法军队,遇到这种情况,也同样会如此,他们在军事的应变能力上还不如东方国家军队,尤其是中国。 他们仍然只知道习惯性的向前冲,不懂得如何对付新式的堑壕阵地。 叶尼卡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下令撤退,俄军第一次的进攻就此告终。 这次失败,给俄军带来了两千六百多人的损失,四千多人的受伤与被俘,损失可谓惨重无比。(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