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三百三十章 最后通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最后通牒 (第1/6页)

正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也如潮水般倏忽而去,俄军灰蒙蒙的,整团整团的灰,迅速的离开了战场。
  硝烟弥漫,在皑皑白雪之上,鲜血与断肢分外的醒目,无数穿着灰蒙蒙军服的俄军官兵尸体留在了战场中央,横七竖八的倒在了冲锋路上,倒在了战壕之中。
  俄军甚至不敢打扫战场,东北军的凶猛火力将让他们永生难忘,甚至不想再面对那种铺天盖地的炮击与机枪封锁。
  许多地方都竖着铁丝网,在铁丝网前头,密密麻麻的堆积着尸体,有的铁丝网残破不堪,许多尸体压得整个倾斜着,在寒风中晃晃荡荡,很是凄凉。
  俄军打出了白旗,派上了不带武器的士兵,想要将俄军官兵的尸体收敛,要是以前,他们会傲慢的告诉清军使者,赎回尸体,一律出钱,军官要贵些,可是现在,该是他们求着东北军。
  王大虎提着枪走到一名还没有断气的俄军士兵跟前,看着他那满脸的大胡子,粗糙的双手,以及那饱经风霜的面容,忽然生出了心有戚戚之感。
  一看就是个农民,可怜的俄国农夫,他们朴实、忠诚、勇敢,服从命令,但是,他们被派上了不该上的战场。
  王大虎之前也是个农夫,因为使得一手的好刀法,给招进了军队,之前他还有些不乐意,可粮食连年丰收,谁都在怕谷贱伤农,于是便当了兵,谁知道当兵的福利还很不错,就这么一直坚持下来。
  他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那就是从土里刨食,他同情那个眼睛不舍得闭上,眼神依然心怀留恋的俄国人。
  刚才,对方是敌人,现在,对方就躺在那里,他只不过是个寻常的农夫,一个之前还不知道为什么而战就拿上了枪的农夫。
  这就是战争,没有对与错,无比的残酷。
  对方显然也知道是活不了了,只是艰难的忍受着苦痛用带着祈求的眼神看着王大虎。
  王大虎心下不忍,摇了摇头,提起枪来,用刺刀猛地扎在了对方的心脏部分,只是那么一下,对方便终于解脱了,居然能够带着一丝微笑就此长眠在雪地上,将来他们也将给葬在这片冰雪之地,干净纯洁。
  军队中教授的杀人方法无比犀利,只是习惯性的那么一刺,倒是也积了些德。
  王大虎继续的巡视着,监督着打扫战场,有样学样,凡是俄国伤兵,许多的士兵都是直接用刺刀帮助对方超脱。
  可是,他们中的部分人本来不该死的,他们应该能够救活。
  只是,医药以及医护人员不能浪费在他们的身上,这就是战争,残酷的战争。
  正如此刻的俄军,哀鸿遍野,数千名受伤的士兵使得整个恰克图防区变成了人间地狱。
  不断地有伤员因为伤势加重或是流血过多而死去,这更加的增添了白日里的恐怖。
  许多伤员声嘶力竭的喊叫着,忍受着巨大的痛楚。
  更多的人眼巴巴的等待着救治,眼神中满是祈求与阴霾。
  可笑的是,宝贵的医药都只能首先给军官们使用,而且低级军官还无法确保自己能用上。
  这些昂贵的医药同样来自中国,这真是可笑极了。
  本来不会有这么多高级军官死伤的,东北军那三艘飞艇不知道是发了什么疯,居然真的飞到了他们的头顶,用炸弹砸他们。
  虽然炸弹没有准头,也有炸弹没有能够爆炸,但是,还是收到了奇效,俄军的密集使得飞艇获得了惊人的战果,而且,有艘飞艇还误打误撞的扔下一颗炸弹,刚好将指挥部掀翻。
  就连叶尼卡这样的指挥官也差点受伤,可想而知这次损失的惨重。
  飞艇扔炸弹这是临时起意,却收到了效果。
  始作俑者是一名叫做王鹏飞的辎重兵,是他忽发奇想,才有了这次所谓的空袭。
  李安生也亲自召见了他,给予了嘉奖,虽然无法确认飞艇的战果,但是从俄军的反应来看,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王鹏飞甚至在李安生等人面前建议,建造超大型的飞艇,携带数百公斤重的炸弹去空袭俄国城市,或许能够将一座城市变成废墟。
  这自然是有些大而不当,不过李安生并没有明确反对,而是鼓励对方勤加思考,想出更好的办法。
  许多年轻的士兵都从刚才的战斗中经历,成长,学到了许多的东西,有了许多的感悟。
  甚至有人写起了家信,想要对家人倾诉他们的心情。
  对于东北军来说,俄军是侵略军,但是,如此简单的杀戮,并不能引起李安生等人的欣喜之情
  此时李安生等人正在紧急的磋商着,是否立即扩大对俄作战的规模。
  刚才那轮炮击,可是二十万两银子没了的,既然打了,就不能白打,肯定要让老毛子承担这笔军费。
  可关键是,老毛子自己都穷的要死,根本就不是个好的打劫对象。
  包括吴禄贞在内,大部分将领都对扩大对俄战争感到担忧,这是出于对自身实力的保守估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