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二百九十四章 狡猾的英国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 狡猾的英国佬 (第1/4页)

“看,灰机。”
  一名口齿不清的小孩童吃力的仰着头,指着天空说道。
  是的,在老师的指点下,在天上飞的那只大鸟叫做飞机。
  许多寻常百姓都知道了,这是飞机,是东三省头一只,也是全中国的第二只。
  这第一只在哪呢?
  自然是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听说从美国回来的冯如只花了两个月时间就造出了一只更好的飞机,卖给了黑龙江嫩江梅氏农庄。
  这种飞机是用来撒农药的,一只飞机绕上几圈,撒的农药,整个农庄的人要撒上几天呢。
  而且,这飞机买下来也不贵,2500两银子,还免费教会两人学开飞机,一正一副,可以轮换。
  这飞机不但能自己用,还能给其他农庄借用。
  近年来可是出现了不少的大型农庄,大片的农田使得飞机播散农药成为现实。
  这飞机刚开始的轰鸣声,刚出现在空中时,曾经使得许多老百姓惊慌失措,也幸好之前学堂的老师们组织学生出来宣传,才没有造成乱像。
  这老百姓最为朴实,见到飞机能播洒农药,像益鸟一样,是个好物事之后,便不再抵制敌视。
  要不然的话,定然要视为破坏风水之类的邪物,坚决破坏掉。
  李安生记得后世史书上记载过,火车刚出现在中国时,曾经引起老百姓的敌视,认为会破坏风水,出现了用牛拉火车头的闹剧。
  他也曾听荣氏兄弟说过,当年在无锡办工厂,机器生产也被乡人认为是邪恶法术,坚决要逼着他们兄弟拆毁,后来官府出面才解决。
  这飞机在中国出现,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会给老百姓敌视抵制,也幸好他宣传到位,加上社会不断进步,民智也给启发,飞机的登场亮相基本还是成功的。
  “中国农庄实力雄厚,购买飞机播撒农药。”
  醒目的标题出现在了欧美的几份主要报纸上头,纷纷对中国农庄能够拥有飞机,并且使用飞机来播撒农药感到了无比的好奇。
  飞机居然用于撒农药,这倒是一项创新。
  当然也不都是好评,有褒有贬,也有许多列强报纸对此嗤之以鼻,予以嘲笑。
  这里头尤其以日本的报纸为最,满是讥讽与批判。
  他们日本都没有飞机,什么时候轮到东亚病夫——中国?
  为了表示对中国的蔑视,日本大肆宣扬海军造舰计划,以及那艘向英国订造的“金刚”号战列巡洋舰。
  日本有庞大的舰队,中国呢?即便是重建北洋水师,南洋水师,也不是大日本帝国的对手,迟早给送进冰冷的海底。
  不过李安生可不在意这些,为了促进飞机的制造水平,他可是绞尽了脑汁。
  设计各种先进的飞机不难,只要让胖叮当分析处理一下,就有图纸与技术资料出来,只是飞机的材料与发动机有瓶颈而已。
  不过,早期的飞机都是木制的,作为试验型号,暂时还不需要金属合金。
  在山西进行的铝土矿勘探正在进行中,李安生打算先将金属铝工业发展起来。
  有了梅氏农庄这么一示范,购买飞机的农庄多了十几家,遍布东北各地,后续的订单也不会少。
  另外,陆军部也采购了十架,作为军事侦察所用。
  随着飞机逐渐的出现在各个领域,熟悉飞机的性能之后,势必还会有更多的要求对飞机提出改进,扩展到各种型号。
  目前的飞机制造厂就冯如与他的几个助手,以及十余名学徒,等到最近的这批订单完成,飞机制造厂将迎来又一轮的扩张。
  关于李安生提出的飞机发动机的研发,冯如深有同感,他本来就是个机械天才,也愿意首先开发飞机发动机上头,而飞机设计与制造由几名助手完成。
  经过接触,李安生才发现冯如果然不是浪得虚名,是个货真价实的机械天才。
  这家伙18岁到纽约攻读机器制造专业,没几年时间就声名鹊起,他通晓36种机器,还发明制造出了抽水机和打桩机,他设计制造的无线电收发报机由于性能良好深受用户的欢迎。
  冯如毅然从美国回来,加入到江南造船厂的时候,许多美国实业家都为之惋惜,认为美国失去了一名机械天才,一名天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
  为了争夺制空权,欧美各国都在积极发展航空事业,他们拼命地网罗航空方面的专业人才,名声大噪的冯如自然成为了他们百般拉拢的对象。
  冯如能够接受自己的邀请,毅然回国,实在是为了他的爱国心,想要在祖国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