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二百二十三章 识破日本的阴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识破日本的阴谋 (第3/3页)

督办职务,任陈昭常为吉林巡抚兼边务督办,以傅良佐为帮办。
  但陈昭常和傅良佐不过是两个“未能远谋”的庸才,在对日交涉中屡遭失败,傅和日本人打交道,办理边务,连他自己也感到“力怯”,因此在遭了半年“洋罪”之后,坚决辞职不干了。
  清廷不得不再次起用吴禄贞,先是许诺吴禄贞继任帮办,吴禄贞为了免遭陈昭常的进一步忌恨和排斥,请任督办,专司奏事,不受吉林巡抚节制。
  奕劻当时灵机一动,想到了李安生,便打算让李安生来背这个黑锅,至少许多权贵都认为这回要吃日本人的亏。
  于是,1909年2月,吴禄贞由奉天再次回到延吉厅任边务督办,由陆军协都统擢升陆军协统,并加陆军副都统衔,而李安生则临时出任延吉边务交涉总办,与吴禄贞一同清理间岛问题。
  3月下旬,李安生与吴禄贞先后赶到了延吉。
  对于吴禄贞,李安生并不陌生,后世对他颇为推崇,只是无缘得见。
  吴禄贞并不高大,但是却英气勃勃,是个能屈能伸有勇有谋的大将之才,后世评价他为中国本来能够避免后世数十年乱世的伟人,可惜被袁世凯给杀害。
  李安生初次与他打交道,见他谈吐有致,行事做派颇有章法,的确非同凡响。
  双方见礼,也不吹捧,立即进入了角色,谈起了这次交涉的细节,可见两人都是一类人。
  对于间岛问题,吴禄贞是知道的比较清楚的,李安生打算全部交给吴禄贞来办,大胆放权,也不掣肘,只是在背后多加支持便是。
  “当初朝廷为移民实边,也不对外开放边禁,同时也放宽对朝鲜方面边禁。结果有大量朝鲜平民渡过图们江来到这里的荒地开拓,二十三年前朝鲜高宗诡称:朝鲜人只是渡过了豆满江(指今天的图们江),而没有越过中朝界河土门江(指今天中国的海兰江),所以请求不要‘刷还’当地垦民,这便是间岛之争的由来了。日本人只不过是利用了此处,借着朝鲜人的交涉背后捣鬼。”
  吴禄贞头头是道,思路清晰,信口拈来,甚至将许多史料仔细的交代清楚,让李安生颇为佩服。
  李安生结合胖叮当提供的资料,前思后想,疑惑的问道:“吴大人,照道理,日本人在间岛问题上,是得不到多少好处的。他们是不是别有企图?”
  吴禄贞微笑起来,这个李安生果然不是笨人,更不是像陈绍常那样的因私利而看不到真相的蠢人,其实这个交涉并不难,日本人只是想要借机敲诈勒索,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日本一直在闹,想要修吉长铁路,并且打算将吉长铁路长到延吉南境,在朝鲜会宁同朝鲜铁路接轨。
  这条铁路与老毛子从哈尔滨到绥芬河的铁路是平行的,非同小可,它将直接将长春与朝鲜的清津相连,去年日本强迫朝鲜开设清津为通商港口,如此一来,日本就能够将东北腹地与朝鲜出海口直接相连,战略意义相当巨大。
  如此一来,日本在东北纵向有南满铁路,横向有吉长铁路延长版与安奉铁路(安奉铁路是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借口战时军运的需要,强筑的轻便铁路。从安东(今丹东)到苏家屯,长261公里,此时还没有改标准轨),几条铁路连成一个整体,结合清津、旅大等港口,形成了海陆一体,江海联运。
  有了这个战略体系,将来日本侵略东北,将会无比高效快捷。
  这是日本在东北布局的重要步骤,缺一不可,所以说,这次间岛谈判,说容易也容易,只要满足日本修建吉长铁路并延长或者是允许日本将安奉铁路从战时轻轨改为标准轨便可。
  升官发财容易,可是将来东北就要遭难,李安生与吴禄贞都是这个心思,决不能让对方得逞,哪怕他们丢官去职。
  英雄所见略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