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6章 利来(一) (第2/2页)
意,和京城又有何区别。 可关于她自己的生活细节,却是半字不提。 明眼人一看,就懂了。 可如今能怎么说呢? 只能指望她这是刚刚远嫁,还没在婆家立稳脚跟,尚在磨合罢了。 此时,柏二太太倒是打心底里,挺谢谢许惜颜的。 这个孙女从来不多话,却体贴的知道在大姐姐出嫁后,自己肯定会觉得空虚寂寞,所以才带着头,领着弟妹们不时来坐坐。 把她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就没空跟尹二奶奶那般失落了。 而尹二奶奶,屋漏偏逢连夜雨。 下元节那会子,接到家中书信,原本跟她感情最好的兄长,尹家实际的家主,不幸病逝了。 临终前,尹家大爷还放心不下她,特特在病中,给她留了封遗书。 他知道这个妹妹打小就有些左性子,好在许家门风清正,这些年都不曾为难过她。 但人年纪大了以后,要学会少说话少管事。也不止是在儿媳跟前,便在儿女跟前,也得学会放手。 须知不聋不哑,不作家翁。 要说这一片拳拳关爱之意,俱是好的。 可尹二奶奶看了,又伤感又不忿。 说什么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可民间还有句老话,叫多年媳妇熬成婆。 凭什么她都要接儿媳妇的人了,还叫她看儿女媳妇的脸色? 就那个樊玉婵,打小她就挺不喜欢的。 一个好好的女孩子,成天野得跟泥猴儿一般,舞刀弄枪的,哪有半分大家闺秀的模样? 柏二太太就是跟她过不去,才择了这么个媳妇。 真是让人越想越讨厌! 十一月,大雪节气。 京城才下起今年的第一场雪,许家派往边关贩纸的商队,连同秦老爹一起回来了。 就那成本不过几百两银子的竹纸,竟卖出近十倍的暴利,拿回来了上千两! 许遂惊得胡子都差点被自己捋下几根,还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了,看了又看。 许观海笑道,“是真的,银票都交回来了。实不相瞒,我都数了三遍呢。听说,这还是咱们家人厚道,没开高价。有些商贩买了那竹纸,贩到关外去,转手还能赚一倍呢!” 许遂只觉稀奇。 这又不是什么好纸,怎能卖出这般高价? 这就说来话长了。 前朝边贸曾经兴盛过一段时日,那时往来边关,行走的商队络绎不绝,很是繁荣过一阵子。 可随着前朝没落,战乱开始,边贸也暂停了。 等到大齐立国,平定天下,这百来年时光,也只够安安稳稳解决内患的,并没有大规模重启边贸。 除了几个边境重镇,还有些小规模的边贸交易,大部分地方,都处于无货可卖的境地。 但这并不表示就没有需求啊! 被前朝养出消费习惯的人们,更加迫切的需要南来的物资。 于是,少数还肯去边境的商队,总是特别受到追捧。 但专门卖纸的,唯有许家。 因为其他商队大半贩的都是茶盐布匹这些,少有商人肯带价钱昂贵的宣纸过来。便有,也是买来自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