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7章 利来(二) (第1/2页)
因为宣纸本就价格昂贵,加上长途贩运,能买得起的人,就更少了。 但少,并不表示没有需求啊。 有时想传个书信,实在找不到纸,或者价钱太昂贵了,甚至只能用绢布木片代替。 如今成安竹纸的横空出世,很好的填补了这一空白。 因为制作竹纸的匠人和方子,最早是从成安公主府流传出来。所以如今有好些人已经习惯把竹纸,称作成安纸了。 成安公主的大名因此流传后世,被万人传颂,倒是连她自己也想不到的。 如今许遂觉得这些竹纸卖出了天价,但那些买的人却不这么看。 虽说贩到边关的竹纸,比在京城时贵得多,但还是比宣纸便宜了太多太多。 同样的价钱,只能买一两张宣纸,却可以买一大沓竹纸,谁不乐意? 是以在秦家商队行走过的一些边关,许多大齐读书人,都苦苦哀求下次一定多带些竹纸来。 宣纸虽好,可实在用不起,许多人平时练字都只能用沙盘,实在是苦不堪言。 许观海说着,也笑了起来,“……秦老爹倒是好心,他带的那些竹纸,一张没舍得卖给商贩,全卖给读书人了。所以他这队才利润最薄。” 许遂忙道,“那也应该!都是读书人,很该相互照应才是。下回宁肯不赚那些商人的钱,你也多分些货给他。” 到底是书香名门熏陶大的,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许观海笑道,“他连订单都接回来了,我能不给么?那些读书人怕他不肯再来,硬是把订金都给付了。我若不给货他,就他那般老实人,就算是倒贴钱,也要买纸给人送去的。” “那宁肯旁处停一停,也要先匀给他。让大齐多几个读书人,总是好的。” “我也是这般想的。回头得赶紧给卫家去信,问问那边明年还有多少纸出来。不行宁肯南方少卖些,咱们依价收过来就是。” 许遂想想,“要不,家里打发个人,亲自去南边走一趟吧。也拜访下卫家人,显得尊重。” 好啊。 那叫谁去呢? 许遂忸怩了半天,“你看,你侄儿如何?” 许松? 话即出口,许遂索性直说了,“这孩子成天闹着要事做,不肯上学。可他这样的,我也不敢放出去啊。” 许松不比许樵,许樵还有点真材实学,进了太学院也不露怯。 许松就一纨绔,吃喝玩乐样样拿手,就是不务正业。 既受不得气,嘴上还没个把门的,随随便便就能得罪人。 把他放进官场,纯属招祸呢。 让他去打理家业吧,他连账都算不清。 属于人家开价四文钱一个,他能还价十文钱俩的。 但如果是卫家,让他去交际应酬一下,倒是不怕。在礼节规矩这一块,许家孩子还是很能拿得出手的。 到时再派几个老成的管事跟着,别瞎说话得罪人就好。 许观海忍笑点头,“我觉可行,大伯娘能同意么?” 许遂松了口气,“你同意就好,那头我去说。” 若是邹大太太不同意,许松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