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宅十余亩[系统]_第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节 (第2/3页)

带,一些有名的商行,已经在商讨联合印制银钞了。
  那是以后的事。现在,郁容只能提着一布包的铜钱,候在金行门口。
  有一种“跑车”不是车,指代的是专门用板推车搬货、载人的人。
  林三哥就是跟候在金行附近的“跑车”讨价还价去的。
  郁容准备那么多现钱,就是要大采购,不找个“跑车”拉货,肯定很麻烦。
  六十文请“跑车”先跑两个时辰,超过了半个时辰就再加十五文……是林三哥据理力争的价格。
  要是郁容本人,大概不会为了十文钱争论半天,直接包车一天吧!
  跟林三哥比,他还真不懂得精打细算。
  车有了,钱也约莫足够了,就该去买东西了。
  终点定在了东渡码头的南船北马,有林三哥这个行走的“地图”,只要按照着“物品清单”,顺着便捷的路线,挨个就能找到商铺。
  第一个目的地,是成衣铺。
  立冬将至,系统送的衣物,不适合这个节气了。再者,这两套深衣,不太方便一些日常劳作,所以增添新衣很有必要。
  郁容习惯性的思维,是去店里直接买新衣。然后发现,在古代逛成衣铺,跟在现代逛商城,感觉十分相似。但凡看上眼的,都觉得贵。
  哪怕是劳作服,他选的是舒适的棉布料,从上到下一套,也要六百文。不至于穿不起,毕竟千金一斤的麖肉他都买了……可花在难得一见的美味上的千钱,总觉得比普通一套衣服的六百钱划算。
  郁容不是纠结的人,今天要去的地方多,不想在成衣铺浪费太久的时间。
  选了一套适合初冬穿的深衣,和两套劳作服,又有备无患,买了一身棉衣……布包里,沉甸甸的文钱,一下子少了三串。
  好歹林三哥出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适时阻止了郁容的“败家”行为——照这个速度,才换的一万三千钱,恐怕不到中午就给花光了——提议他去布坊,扯几匹布,回头回村找裁缝做上几身。
  郁容恍然,倒是险些忘了还有裁缝这种营生……到底是初次当家,总是有想不到的地方。
  布坊不远,正好在这条路的尽头,拐一个路口就是棉坊。棉坊没被他忘记。这两天住在义宅,晚上睡得可受罪了,床铺铺着稻草,花了点钱从客栈买了床旧被子,对折一下,垫一半、盖一半,夜里不算冷,就是不舒适。
  等郁容看到张大娘给老里长捉虱子的场景,再看那床在客栈不知被多少人睡过的被子,浑身都不自在了……虽然被子洗过、晒过,心理阴影仍挥之不去。
  ……还是买新被子吧!
  有刚才买成衣的经历,这一回郁容一下就记起来了,棉被也能请人做,自家提供棉花,花点工钱请人打棉。他没有棉花,先花钱买棉,才让人做成被子,要比直接买成品便宜多了。
  不过,考虑到不想再睡“二手被”了,郁容决定,先买一床薄衾用着吧!
  第14章
  郁容行动力十分足。
  尽管临时添加了布料与棉花的采买,好在不耽误什么:布庄在跟前,棉花在棉坊里就有卖的,虽说都比从镇子上的铺席或者农户自产的贵了一些,可品质是毋庸置疑的,且提供的种类应有尽有。
  布庄和棉坊都是刚开张,客人还没几个。
  不到两刻钟的功夫,郁容迅速买好了布料——这让习惯在交易时慢慢与人磨价的林三哥,有点没眼看下去。
  倒不至于被宰了,可在精明的牙侩看来,价格还能压得再低一成。
  青、灰二色的棉布各一匹,半匹印着暗花的绸子,做十几套衣服都绰绰有余。考虑到要做几床棉被,才会买这么多。
  除此,麻布与棉纱也扯了几尺。
  这里的麻布工艺十分奇巧,可以直接用成滤布,制药的时候正好需要……当然也不乏生活上的用途,毛巾啊澡巾啊抹布什么的,谁家都少不了……
  棉纱是布庄的独有技术——别家不是没有,但技艺远不如这里的——对郁容来说,则是个意外之喜。这棉纱处理一番,手动进行消毒杀菌,之后完全可以制成现代的医用棉布。
  几样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