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青云路_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节 (第1/2页)

谁叫她们倒霉遇到这档子事,暂时也只能让这大伯母高兴了。
  王氏斜了赵氏一眼,“那家伙走路不长眼,自会有人收拾他,咱们冬青和翠枝趁着这个机会歇几天,过几日才有劲儿接着出摊。”
  “过几日?”赵氏张大嘴巴,“你们还敢去?我劝你们,与其做了点心去街上被人砸了,还不如省点粮食,安安分分种个地,那些人你们惹不起。”
  瑾瑜随意笑了笑,“我们家的事,就不劳大伯母费心了,我们今天要做的活还很多,就先走了。”
  说完拉着冬青踏上岔路,往地里去。
  王氏对着赵氏哼了一声,紧随其后,留给赵氏一串背影。
  赵氏气不打一出来,朝地上啐了一口,“我呸!还你们家的事,忘恩负义,以前我还借了一勺油给他们没要还,现在能耐了,都跟我们不是一家人了!”
  大伯家其他人没有接话,因为这话没法儿接。
  那勺油都是三年前的事了,分家这么久,赵氏也就给了李老汉家一勺油的好处,而他们家时不时就去李老汉家地里拔菜。
  虽然王氏有时候说话也很难听,但从来不拿一点小恩小惠做文章,所以赵氏这话,他们实在不知道从哪儿下口接。
  又过了两天,瑾瑜这几天每天都打听镇上李员外或是林员外家的消息。
  前两天都没什么重要的事,今天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林员外把死守着的那块地,原价卖给了李员外,还把林老二大部分家产换做银钱和粮食。
  粮食分发给实在穷苦的人,银钱送给以前林老二霸凌过的人家。
  受到恩惠的人对林员外感恩戴德,林员外表面大方的说没事都是应该的,又赢得一片称赞。
  实则心里气得吐血。
  他的家底为什么不如李长云丰厚?是因为他有个兄弟,分走了三分之一的家产。
  而李长云是李家独子,所有的东西都是李长云继承,经营这么多年自然十分丰厚。
  林老二没有子嗣,死了之后遗产顺理成章的被他收回来。
  但林老二把家产败个差不多,加起来都不足以与李长云抗衡。
  没想到李长云还走了狗屎运,恰好撞见他这辈子唯一的两处弱点。
  逼得他不得不放弃那块坟地,还把林老二的大部分家产卖给李长云,换来银钱粮食尽数送了人。
  唯一的好处,大概是借此机会让他的名声更上一层楼,林大善人的名头,响彻整个明山镇。
  这样看来,倒也不算血本无归。
  听到这个消息,瑾瑜让翠枝冬青准备点心,她们又可以回去南巷摆摊了,这次不用担心林员外也不用担心赖头。
  自始至终,瑾瑜都没有跟林员外正面交锋,但却一举数得。
  想到此处,瑾瑜冷笑了一下,林大善人……在知道真相后,这个名头真是让他觉得无比滑稽。
  或许,李员外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林大善人真实的一面也说不一定。
  第45章 中秋
  翠枝足足歇了八天没有出摊,这下听瑾瑜说可以出摊了,忙兴高采烈去准备材料,巴不得立刻就去集市兜售点心。
  每次出摊都能有两百文以上的收入,八天时间耽误了三次出摊,三次损失的收入就是六钱有余。
  想着这点,翠枝心里一抽一抽的,心疼,那可是黄生生的铜板。
  瑾瑜找了陈君然,将做的差不多的订单拿过来,等明天翠枝出摊,一起去将挑花刺绣拿给买家。
  这几天瑾瑜白日都在赶制刘大娘那单刺绣,做完能收四两银子。
  瑾瑜想了想,对冬青道:“冬青,麻烦你跟嫂子一起多做些点心,不用特别多,每种点心多个十余块就行。”
  “嗯?”
  冬青刚想开口问为什么,瑾瑜便解释开了。
  “怎么说都是我们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没把刺绣按时送去给买主,这点心拿去权当赔罪。不过别担心,把点心算在成本里,我们同样还是赚钱的。”
  “好。”
  冬青应下来,进灶屋与翠枝一起做点心。
  这样做不仅拉拢挑花刺绣的客源,还让他们都尝尝自家的点心。
  若是有人觉着好吃,下次就会来跟翠枝买点心了。
  点心做完冷却之后,每种点心取一块,用油纸包起来,包了十余份整齐的放在背篓里。
  第二日上街出摊时,有人来交钱取货,便递一个小纸包给他。
  白拿东西自然是好,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只占便宜,要有来有往心里才过意得去。
  很多人收下后都一脸不好意思,没想到买刺绣还能收到点心,心里对冬青一家又多了几分好感,连声称道若是亲戚朋友需要摆件的,一定推荐过来买这挑花刺绣。
  烧饼铺子的刘大娘也收到一包点心,笑得嘴都合不拢,凑到冬青耳边说起了悄悄话。
  “大闺女,你们怎么不换个地方摆?要是那赖头回来该如何是好?”
  冬青抬眼看了看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