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金牌鲨手_分卷(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26) (第2/3页)

有个问题,林月天指着卷宗,第一个受害人,死在巷子里的赵凡云,他并不是死于雨天,对吧?他死于清晨,是出来晨练的。
  清晨也能隐藏痕迹啊,清晨人少,不容易有目击者。
  是这样没错,但是犯人第一次选择在清晨作案,为什么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而重新选择了雨天呢?林月天自顾自地说着,我设身处地地思考了一下,应该是因为雨天比清晨更方便,而雨天最方便的一点是什么雨,冲刷是血迹。
  ?为什么是血迹。系统用一种理解不了你们这些变态的语调说话。
  因为雨天有的人会穿雨衣。林月天对着陈晨,其实也是对系统解释,杀人案中最难处理的线索就是血迹,而最难处理的血迹是在现场,但在这种不是在自己居住点发生的案件,真正难处理的其实是凶手身上的血迹。要怎么没有血迹地离开现场不被目击者感到异常答案就是雨衣。凶手犯案时应该都穿了胶皮雨衣,在杀人后,雨水会冲刷掉雨衣上的血迹,而犯人从容离开现场后,可能存在的目击者也不会过多在意一个在大雨天穿着雨衣的路人。我认为凶手最开始选择清晨,应该是认为清晨目击者少,有空余时间换下血衣,但其实换衣服是很麻烦的,有时候裤子上也会有
  不用说这么具体了。系统咳嗽一声,提醒。
  林月天也咳嗽两声:总之,他应该是在第一次犯案后感觉这个方式太麻烦,风险太高,于是选择了雨天犯案规避风险。
  他补充:除此而外,凶手几次作案的凶器都不一,虽然都是钝器第一次是羊角锤,第二次在现场寻找了一块石头,第三次之后才固定使用石工锤。这说明他在找最合手的凶器。
  陈晨点头,继续问:没错,是这样没错,但这点有什么重要之处吗?感到凶器不顺手,自然会选择更换。
  有啊,林月天说,第一就是,这说明凶手是在一次次犯案中不断完善行事的,或许这是他第一次杀人。
  这不是和你刚刚说的有前科矛盾了吗?有另一人疑惑地问。
  不矛盾,林月天顿了顿,我的意思是第一个受害人,赵凡云,他真的是凶手一系列犯案中的第一个死者吗?
  ?
  林月天说: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凶手会选择钝器当然,钝器比利器好用很多,容易致命,利器管制严,而非管制刀具,小刀之类的,要快速致人死伤或者至少要让人丧失呼救或反抗能力,是非常需要技巧的
  只有你这种行业精英能做到对吧?系统猜测他的话语。
  你智慧了。林月天欣慰地在脑内说。
  他当然不会把这句话说出来,而是继续进行分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我的推测是真的,凶手没有前科,那就很奇怪了。因为对一个没有前科的人来说,想到杀人,第一想法都是利器吧?水果刀、改锥之类的为什么犯人会想到使用钝器呢?
  为什么?陈晨听得入迷,不由追问。
  我大胆猜测,林月天说,本案的第一个受害人另有其人,而且很可能是死于利器伤,甚至是多次利器捅伤后的失血过多。我猜测犯人是在使用了一次利器后发觉利器并不顺手,故而改换钝器。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他有前科。
  林月天说: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排查本市半年内所有未破的利器杀人案,在研究后和本案并案调查。
  第53章 在刑侦世界完成业务(3)
  利器陈晨沉思片刻,突然一拳砸在手心,大喜道,小林,你说得很有道理啊!的确是这样的,一般的凶杀案都是利器为凶器为主,钝器连环杀人原本就有些异常,不过我们先前一直局限在有前科或者对钝器有异常喜好中了。你这个想法开拓了思路啊!
  多谢是的,林月天点点头,此外,我还有一些猜测。
  你说。陈晨显然情绪很激动,其他人也是认真聆听的样子。
  林月天喝了口水,慢条斯理,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如我猜测的那样,犯人的整个行凶做法都是在一次次犯案中不断自我完善的。这就说明了,他很可能依然有新手犯的惯性错误。一般来说,犯人最早的一两次行凶很可能距离他的住址比较近,这样方便踩点,而在附近犯案不被抓获后他才会有精力往远处扩展犯案的范围。既然他很可能是个新手,也就很可能存在这样的惯性所以我觉得应该在第一个受害人遇害地点和可能被排查出来的利器死者受害地点附近摸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