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30 章 好日子 (第1/2页)
见事情已经谈论的差不到,蒙毅起身行礼道“消息在下已经传达,也该告辞了。”说完,就要离去。 “且慢,”芈房想到一事,伸手阻止道,转头对一旁的昌文说道“昌文,可否去我房中将桌上的锦盒拿来。” 昌文心有疑虑,但还是起身离去,不一会儿,就抱着一个约有三尺的盒子进来,道“昌平,这盒中是何物?” 芈房示意昌文将锦盒放在桌前,然后伸手缓缓将盒子打开,只见在灯光下,那刺目的剑光,让人睁不开眼。 剑身约有二尺七寸,造型之精美难以用言语形容,看其气魄,让人不觉震撼。 “这。。。”纵使是蒙毅这般见过无数好剑之人,都惊奇的说不出话来,许久才道“这是太阿剑?” 因少时蒙毅就见昌平君携身佩戴过,所以认识,但是却不明,现在拿出是何意思? “正是。”芈房眼中并无任何波澜的说道。 “那昌平君此举是何意?” “此物就当臣恭贺君上弱冠之礼。” 此言一出,不仅是蒙毅被惊诧到,连一旁的昌文君都有些难以置信,脱口而出道“昌平,不可。” 芈房听此,眼神示意他不可再说,蒙毅见此,若是其他贵重之物,或许还会推拒,可这是太阿剑呀,各国纷纷求而不得之物,即便不知他是否有传闻神通,但得之,其就是震慑他国,此功效就抵万物了。蒙毅忙拱手道“秦王必定万分高兴能得此物。” 待得蒙毅将剑拿走后,昌文忍不住的说道“昌平,那剑可是楚国的镇国之宝,当年楚王临走之时,赠与商公主,就是希望此剑能保你们在秦国平安。如今就这般轻易将此剑送出,实在是。” “当初兄长执意留着这剑,不过是想着楚王能因剑而迎我们回楚国,可如今都这么多年,楚王何曾在意过我们,这剑留着又有何用。如今送给他,正是最好时机用来证明我们归付他的决心。” 昌文明显不信,道“这不过是你的私心,你早就有意将太阿剑赠于嬴政之意了。当年昌平还在之事,你的偷剑之举,我可还记得。” “太阿剑本就配他,如今我赠于他又能如何?”一句意气之话,竟有些女子的娇嗔,与平日的芈房完全不同。 昌文见此,也不再多说,若她能高兴也好,可还是不忍的说道。“一把剑,你要送就送吧。可阿房,你别忘了,是他要杀你于前,你若还挂念旧情,最后伤的还是你。” 此话将芈房刚刚的蛮横瞬间打撒,徒留那点点的悲伤弥漫在屋中。 冠礼之日即将来临,咸阳城中,文武百官与秦王一同乘车去往雍城。 因雍城距离咸阳有三百里,所以需提前离去。文武官员众多需一日才能到达。而到达后还需休息二日,进行斋戒。 芈房见得入城之时,嫪毐并没出城迎接,而此时的咸阳城又还未收到嫪毐兵变之事。 终究明白嫪毐在等什么。 待得到了蕲年宫,就叫住蒙毅,道“郎中令,本官不喜此住处,不知可能商议换去别处?” 蒙毅见此,知他是有事找自己,点点头,与他来到一处。 昌平压低声音道“仲春之日,送的兵器现在存于何处?” “就放于祖庙南侧,离此有十几公里。” “今夜你命人将这些兵器运送到蕲年宫。目前跟随秦王而来的士兵有多少。” “约五千士兵。” “其中锐士有多少?”昌平闻言皱了皱眉问道。 “约一千人。”蒙毅回答道。 “二日后待冠礼成,秦王拥有兵权,若事情危及,切记需你亲自拿符去往渭水之上与王翦将军合符,唯有他能解此危机。” 蒙毅已经明白此中之事问道“昌平君此举,是认为嫪毐兵变意不在华阳太后,而是秦王?” “如今看来应是如此,若是嫪毐意在华阳太后,那待得我们渡过渭水之时,他就可行动。而不用等到秦王进城,冠礼举行。如今来看,雍城怕就在嫪毐掌握之中,若嫪毐试图用咸阳兵变,分散兵力,在此围攻秦王,那我们的计谋必将功亏于溃。但如今事情已到如此地步,即便现在离去,也未必能行。而今秦王冠礼,才是重中之重。二日后君上安危全在郎中令了。”昌平君说完对蒙毅行大礼说道。 蒙毅见此,有些受宠若惊,与他交涉,言语中的计谋睿智都让他折服,如今见得他这般在意秦王安危,实在是不解,按理,秦王这般冷落对待于他,若是其他贤能之士,必定会另择贤主,可他却还是这般看重于秦王,甚至连那太阿剑都愿相送,实在是让人钦佩。 三日后,冠礼之日,不仅嫪毐没有出现,连赵姬都未曾露面,此等微妙,让众人莫名不安。 早早来到蕲年宫等候冠礼的大臣们,在暗处低语,“赵太后,真的不来了吗?” “听说是的,说是身体不宜奔波。” “那怎么行呀,按照冠礼,秦王需在加冠之后,冠者见母呀,若是赵太后不来,应当如何?” “是呀,这怎么可以呢?” 就在熙熙攘攘之时,吕不韦出现在了门口,大声呵斥道,“大殿之上,怎能如此喧哗。” 众臣见得是吕相,纷纷行礼。 因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