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藏特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藏特产 (第2/3页)

、费率、险种、拒保、分保等方面协调一致,共同遵守。洋商势力像一堵高墙挡在了华商保险前面。恰在此时,香港华商同益水火保险上海分公司失败停业,洋商以之为口实,恶意对华商信誉进行诋毁,拒绝与华商进行分保和业务交换。洋商还采用跌价和放佣的不正当手段,排挤华商,使华商保险举步维艰。
  辛亥革命之后,尤其是中华民国正式建立后,不仅民族工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连保险业也开始了复苏,迅速的好转。
  程德全接连出台了《保险条例》、《保险公约》、《保险业联合监督守则》等条令,并且在积极的推动出台正式的保险法,使得整个保险行业有法可依。
  东北的保险事业还不如两江这么繁荣,更多的是集中在了农村农业保险上面。
  光是上海地面上,这几年就接连兴办了十六家保险公司,得益于新颁布的各项等同于法律的保险条令,以及两江官方对保险行业的扶持。
  而安康保险公司,从一开始就将是一个保险业的巨无霸,它所要承担的责任重大,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的金融手段,而是要作为基干力量。
  安康保险公司将会参与到铁路修建的一些债券持有,信托产品持有等方面,与大通信托公司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
  安康保险公司成立后的第一笔投资,将是参与修建沪杭线与浙赣线,将来更能与贵昆线与襄黔线连成一条从江南到西南的命脉。
  李安生、周学熙、张振勋与程德全等人拟定,经国务院反复调研考察最后通过的西南铁路网计划,将会掀起中国又一轮的投资热潮。
  规划中的西南铁路网区内的四线环通,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各占一角,把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三省一市连接起来。通向区外的主要有五条,北以宝成线与西北、华北、东北相连。东北以襄渝线接武汉至丹江口线,把川、陕、鄂相连,沟通中南、西南、西北三区。东以湘黔线连中南、华东。东南由黔桂线、南昆线入两广并出海。
  孙中山独裁军政府倒台后,两湖与广东纳入中央控制也就成为了事实,原先的所有障碍都不复存在。
  欧美、南洋华侨,江浙沪富商以及东南富商,铁路沿线各省的富余资本,上万万的人口,都将参与到这个庞大的铁路网中来。
  不比东北,李安生有的是办法筹措资金来修筑东北的铁路网,基础已成,在西南修建铁路,许多地方地形复杂,难度要大过于东北。
  比如从辛亥革命之后,就开始加快了修建速度的川汉铁路与川渝铁路,修建难度都不小。
  正因为难修,而且四川还在搞内乱,无数势力粉墨登场,都想要当地方一霸,鱼肉百姓,这才使得李安生下定决心,发动内战,铲除这些野心份子,加快川汉铁路的修建速度。
  西南铁路网一旦形成,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川、云、贵、渝等西南地区交通闭塞的局面。
  中央可以有力的对边陲进行统治与引导,使得边患可以大大的减轻,西南各地的经济也可以得到盘活,到时候外敌入侵时可以作为有力的支撑与后盾。
  而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组成了一条横贯我国江南地区的东西向交通大动脉。
  建成后它东起东海之滨的上海,西到云贵高原的昆明,贯通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和云南五省一市。
  该线东段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西段煤、铁等资源丰富。东运的货物主要有粮食、木材、有色金属等,西运的货物主要有钢铁、机械、水泥、日用百货等。
  这是一条与陇海经和长江航线平行的密切联系东西部的铁路主干线,对加快赣、湘、贵、滇的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这条铁路线对加强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的经济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到时候新兴的西南财团可以得到上海、江浙各地的财阀支持,经济连为一个整体。
  加快西南开发,有利于民族团结,西南边境有事,可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