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四百一十六章 航空母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航空母舰 (第3/4页)

正在研制最新型的飞机,尤其是能够在航空母舰上搭载的飞机。
  1903年12月17日,自行车修理工莱特兄弟乘着他们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架可以称为真正的飞机的飞机作了史诗般的飞行表演,完成了美国的首次飞行器载人成功的飞行。1908年,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陆军部开始对莱特式飞机进行改进,以使它尽快成为军用设备。
  尽管当时的飞机各方面的性能均较差,但由于它能很好地完成侦察、校正火炮射击方位和空中扫射等不凡的军事任务,从而改变了许多人早先的观点。大多数人开始意识到,飞机作为一种陆战武器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但是由于这时的飞机航程相对而言还比较短,只能在海岸附近飞行,因此,人们认为其不能用于海战。
  正当大多数人认为飞机是陆战兵器的时候,一个独具慧眼的法国人克莱门特?艾德尔于1909年在他的一部名为《军事飞行》的著作中提到了在军舰上驾驶飞机的必要条件。他认为,飞机在军舰上起降需要一个宽敞平坦的起降甲板、甲板升降机、岛式上层建筑、机库。同时,他还认为在军舰上降落飞机就要求军舰本身具备一定的高速度。尽管整部《军事飞行》中有很多分析不符合后来的情况,但以上几点却指明了未来航空母舰的发展方向。不过,克莱门特?艾德尔的理论在其祖国却没有受到重视。正因为此,法国人的舰上飞行比对飞行有极大兴趣的美国人及拥有世界上第一流海军的英国人整整落后了10年!
  李安生也注意到了这个理论,可惜,法国的确是错过了一个重新成为海军强国的大好机会。
  对于这方面得信息,他是非常在乎的,甚至超过了列强对战列舰的投入与建造。
  在克莱门特?艾德尔的《军事飞行》发表前的1908年,美国海军中已有一些喜欢标新立异的人提出让飞机从一艘战列舰上飞行的设想,但由于这些人仅仅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准备尝试,甚至连飞行用的飞机也没有购买。倒是之后的一篇报道引起了美国人的警觉,促使美国人加快了飞机海战的试验。
  这篇报道说的是这样一件事,说德国人正研究试验,准备让一架携带邮 件的飞机从航行在汉堡——美国航线上的一艘德国邮船的前甲板平台起飞,以加快向纽约投递邮件的速度,美国方面注意到了这种潜在的威胁,于是,开始重视起了这个理论的实践。
  1910年1月9日,起飞试验小组在美新型轻巡洋舰“伯明翰”号的前甲板上方竖起了一个向前倾斜的平台,其它工作也准备就绪,并决定于11月 14日在汉普顿锚地试飞。这一决定公布之后,《世界报》发表了一则令人惊 奇的消息。原来,为了敲打美国海军,加快舰载飞机试验的进展,《世界报》决定支持一位名叫j?麦克迪的飞行员于11月12日从“宾夕法尼亚”号邮船起飞试验。非常遗憾的是,麦克迪在起动引擎时,不慎打坏了桨叶,从而使试验流产了。
  尽管《世界报》所组织的试验未能获得成功,但它却刺激起尤金?伊利 的好胜心。1910年11月14日,“伯明翰”号按规定停泊在汉普顿锚地,远远看去,舰首长25.3米、宽7.3米的木质飞行跑道惹人注目。这条跑道从巡洋 舰的舰桥开始平缓地向前甲板倾斜,在飞行跑道的首端,一架待飞的60马力的单人双翼民用飞机正迎风而立。按计划,应等待军舰迎风航行时才能起 飞,但由于狂风骤起,为了能够圆满地完成试验任务,驾驶员伊利仓促起飞。
  飞机顺利地发动了,随着螺旋桨的越转越快,机身迅速地向前滑去,由于舰上可供飞机滑跑的距离太短,使得飞机在脱离甲板的一瞬间,仍未达到起飞速度。由于速度不够,机翼带来的升力自然不足,只见飞机在滑完26米 的跑道后,机头直往下扎,而且驾驶员同指挥台的通讯联系也不知因何中断了。人们惊呆了,以为一场惨剧又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眼看就要机毁人亡的时候,沉着的伊利巧妙地操纵起飞机的尾水平舵,终于使飞机在即将闯入海 面触水而机毁人亡的瞬间昂起了机头,紧贴着水面瞒珊地飞行了几公里,在 海滩旁的一排小木屋附近安全着陆。
  这次试飞成功,引起美国海军部的高度重视。虽然当时有不少舰队指挥官仍强烈反对继续进行这种试验,他们认为在大型战斗舰艇上安装飞行甲板,将会妨碍各种舰炮威力的发挥。但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