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都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都澳 (第2/3页)

号与“泰山”号回来之后,整个三都澳军港的海军官兵都陷入了疯狂,他们可是长这么大都没见过如此雄伟的巨舰。
  三联装炮塔啊,乖乖,听说三联装炮塔能够节省大量的吨位与空间,将来要建的重巡洋舰是五座三联装炮塔,十五门炮。
  这真是惊人啊,要是十五门203毫米主炮,只怕能将日本的那些前无畏与半无畏追着跑。
  三联装炮塔应用在战列舰上,这也成为了一个海军官兵讨论的热门话题。
  中国正在建造的两艘超级战列舰都是八门380毫米主炮,若是能够改成四座三联装炮塔的话,那就是十二门380毫米主炮?
  许多官兵都乐滋滋的探讨着,即便有些人清楚这不太可能,装备十二门主炮的战舰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设计缺陷,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三联装炮塔应用到小型舰只上头,确实不错。
  203毫米炮和152毫米炮的破坏力,的确相差不小,但是近日训练场上模拟出来的一系列结果,却让海军官兵很是兴奋。
  拿当前江南制造局自己生产的炮弹为例,203毫米与152毫米炮弹的重量比是119.7千克对50.1千克,差别相当大。203毫米炮虽然有威力优势,但射速较低,仅2.5发每分,而152毫米炮为6发每分。就弹药投射重量来说,装8门203毫米炮的军舰一分钟内发射重量为2394千克,而装备15门152毫米炮的军舰一分钟内发射重量则为4509千克,152毫米炮更有优势。
  不仅如此,152毫米炮射程比203毫米炮更远,这意味着在乱战时15门152毫米炮不仅能够压制8门203毫米炮,以量取胜,而且在夜战、遭遇战、交战初期等情况下,也能够凭借射程优势轻松蹂躏对方。
  有的时候,弹药投射能力反而是决定军舰对射胜负的重要因素。
  故而在北洋舰队首艘三联装九门203毫米口径重巡洋舰服役后,今后所有的重巡洋舰都将采用三联装炮塔。
  也许是这种配置方式,装甲的需要,以及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使得重巡洋舰的排水量吨位降到万吨左右,故而海军部舰备总部更加的青睐152毫米口径的主炮搭载。
  而三联装炮塔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还将应用到战列舰上来。
  其实,三联装炮塔目前已经在战列舰上实现,1911年奥匈帝国议会终于通过建造4艘无畏舰的预算,由皇储佛兰茨?斐迪南大公监制。
  “联合力量”级战列舰装备12门305毫米口径主炮,采用4座三联装主炮塔,沿舰体中线艏艉对称呈背负式各布置两座,这样的布局主炮拥有良好的水平射角,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舰身长度。因为主炮炮塔弹药提升通道的原因,弹药供给速度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主炮配置的优势。该级舰在较短小的舰体上安装4座三联装主炮塔导致其重心升高。
  这种状况在李安生这边自然是不会出现,所有设计都是经过胖叮当模拟的,达到了最佳的设计方案,先天的避免了任何的缺陷,只是受限制于这个时代的总体水平而已。
  此后俄罗斯和意大利都造出了自己的三联炮塔无畏舰。三联装炮优点是在坚持火力密集度的同时减少了炮塔数,在舰体强度允许的情况下,三联装炮塔无疑可以有更密集的火力,比如,一艘同是装305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安装四座双联装炮塔,主炮有八门,而且火力比较分散,而装三座三联装炮塔,不仅炮塔数减少了,而且主炮数增加到九门,火力也更加集中。
  后世的主流战列舰如美国的“依阿华”,前二后一三座三联装共九门406毫米(16英寸)主炮被证明是这个重量级主炮的最优秀配置,巡洋舰如“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前二后二四座三联装共十二门152毫米主炮被证明是巡洋舰级别军舰主炮配置的最佳方案,甚至要比重巡洋舰的203毫米主炮威力要大。
  李安生将来的配置,是重巡洋舰三座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