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五章 段祺瑞组阁 (第2/3页)
许多不人道的对待。 这一切一切都让卫国军将士的愤怒爆发出来,开始了对柳州当地种种黑暗现象以及黑恶势力的清洗。 等到陆荣廷调集大批军队准备围剿的时候,数千民广西卫国军将士迅速的向柳州行进,这些都是成建制的,有军械的,在良心的召唤下,他们选择了加入到柳州的那些兄弟们的行列中去。 这便是柳州兵变的始末,曲折离奇,一把辛酸泪。 岑春煊想要尽快掌握广西局势,自然是要重用卫国军将士的,但是眼下出了这么大一个变故,真是让他措手不及。 他也没有想到,广西卫国军将士居然会如此的齐心,如此的义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齐齐地往柳州开拨。 这些卫国军将士都是出身穷苦,自然能够理解小广西曹伟等人的无奈之举,在这样的时刻,他们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李安生等人在东北也迅速的得到了诱发这次柳州兵变的始末,甚至比袁世凯还要早。 虽然兵变不可取,但是李安生还是极为愤怒,中国许多地方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许多为非作歹之人窃取高位,鱼肉乡里。 他早就知道内战不可避免,但是,却没有想到在广西,许多问题如此严峻。 不仅仅是一个薛崇先的问题,还有许多的让人出离愤怒的事件出现,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陆荣廷地方反动政府,必须要下台。 当年陆荣廷在水口纠集20多个青年在中越边界活动,抢劫法国人的枪支和财物,成为三点会的首领和私盐贩,后来一直是地方上的一股黑恶势力。 如今改头换面,居然成为了一省都督,这实际上是辛亥革命遗留下来的产物。 革命党人指责袁世凯与李安生窃取了革命果实,其实是陆荣廷等此类地方野心家,真正的窃取了革命果实。 当初李安生下令,让阎锡山兵进陕西,同样是因为陕西各地出现了这种恶性事件,影响到了民主自由在陕西的传播。 这样的兵变,不应该受到惩罚,而是要保护起来。 兵变的官兵自然有军法处置,但还轮不到陆荣廷反动政权来处置。 李安生迅速通电岑春煊,要求尽快安定卫国军将士人心,尽快理顺广西各方关系,陆荣廷等人必须要引咎辞职。 这实际上是给正在对峙的广西旧军与卫国军浇了火,双方的对峙立即变成了内战。 在陆军部的授权下,云南卫国军与新军在蔡锷的指挥下,迅速进入广西,接管防区,收编广西旧军。 连湖南颇有人望的谭延闿都不敢在湖南保留旧军,保留太多的军队,南方只有广西与广东在扩军,自然要拿广西来开刀,也有警告广东之意。 对于蔡锷来说,卫国军柳州兵变,事出有因,自然可以谅解,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让广西回到民主序列,避免成为陆荣廷独裁专制的牺牲品。 陆荣廷并没有想到,一场柳州兵变,居然使得他的处境岌岌可危,云南军入境,让他进退失措,一会儿发布命令立即反击,一会儿又发布命令要求广西军不得擅自行动。 1月16日,卫国军击溃了柳州广西旧军,并且与云南军在南宁会合。 1月19日,陆荣廷宣布下野,第二天就灰溜溜的赶到钦州,准备坐船到上海去避祸。 现在天津租界变成了封建遗老的避难所,而上海也成为了许多政治人物所谓下野后的避难所。 谁也没有想到,只是一个小事件,就使得卫国军兵变,继而广西政权交接,广西的大权逐渐的落到了岑春煊手中。 岑春煊思想开明,又雷厉风行,自然要比陆荣廷更加的得人心,他兼任广西都督,也是众望所归。 这让在北京的袁世凯无比抱憾,却又无可奈何,他本来是想要力挺陆荣廷的,可是却给迅速变化的局势弄的哑口无言。 陆荣廷固然败的迅速,但是,何尝不是因为他不得人心? 广西卫国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惩处,他们很快就给岑春煊动员起来,进行广西军队的整编,他们将严格按照中央所规定的操办,并不会有太大的动作,这也让袁世凯长舒了一口气。 至于曹伟等数百名带头的卫国军官兵,则受到了剥夺军籍,押往东北服苦役的惩处。 实际上,这是李安生强烈要求的,这些卫国军官兵有血性,都是好样的,管你什么法律管你什么其他,总之这些好样的都要重用,换个名义在东北重用。 东北的选举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倒是颇有些新气象,李安生也不屑于去玩什么阴谋诡计,徒增笑料,不过,让他想象不到却又在预料之内的是,全国各地还是发生了无数不和谐的事件。 在选举过程中,贿选、冒选、漏选自不必说,买卖选票、打架斗殴也属常见,而在投下“神圣庄严的一票”时,许多事情更是前所未闻,让人难以置信。 据民国二年1月19日的《时报》报道,湖北某地一投票所未开门之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