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三百八十八章 艰难的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八章 艰难的抉择 (第3/3页)


  日本也是与俄国一吹一唱,日置益接连的提出一封又一封措辞愈加强硬的声明,希望中国尽快予以答复。
  日本不仅重复之前的要求,还提出由唐绍仪亲赴日本赔礼道歉。
  这就有些欺人太甚了,明摆着是在欺负中国。
  一旦唐绍仪真的赴日本赔礼道歉,那么今后中国在外交上总是要矮人家一截,处处都要吃亏,只怕日本的嚣张气焰更加的甚嚣尘上。
  不过,还是有一大批的软骨头选择支持唐绍仪,甚至鼓动唐绍仪对日妥协,在他们看来,日俄联手可不是闹着玩的,中国这是在自取灭亡。
  他们固然是看不清形势,给日俄联起手来一吓唬立马吓的屁滚尿流,只是,他们何尝不是软弱惯了的。
  李安生最恨的就是这种有劣根性的人,对内专制对外软弱,对待外国人跟亲爹一般,对待自己的子民却残暴非常。
  故而,不借着这次机会来上一次官场清洗,也真对不起那些卫国军将士。
  吴禄贞以陆军部在库伦发出通电,要求追认在那次冲突中牺牲的六名卫国军将士为烈士,英灵牌位入驻英烈祠。
  这是东北的首发声音,第一次开口就此事进行表达。
  目前全国上下最为关注的还是东北的态度,谁都知道,目前两江程德全的态度与东北是一致的,只要李安生表态,局势立马就能明朗起来。
  面对吴禄贞的这种态度,日本立即叫嚣起来,要求交出以陈炯明为首的一干卫国军将领,并且将蔡锷等人撤职。
  某些革命党人居然恬不知耻的站在日本那边说话,要求严惩破坏与日本关系的野心份子,矛头直指蔡锷等人。
  由于蔡锷之前与梁启超等立宪派走的比较近,又跟李安生政治集团靠的比较拢,孙大炮为首的一干人等都是亲日派,选择了在背后煽风点火。
  这其实很不明智,不过想到某位所谓的伟人后世不惜向日本摇尾乞怜,准备奉上卖国条约,以换取日本的资金与军火,这些也都能释然。
  在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势之下,唐绍仪内阁终于做出了决定,向日本赔礼道歉,并且支付了一笔为数两百万元的慰问金,让蔡锷与陈炯明等人引咎辞职,这已经算是相当客气的了,不过,唐绍仪内阁还听从了某些伟人的建议,严惩挑起事端的卫国军官兵,交由中日联合法庭审判。
  至于日本提出的,在虹口四周划出土地,作为护侨日军驻扎之用,将来作为专门的日租界,所有中国内地所设日本病院、寺院、学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权。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日中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一面筹划改良中国警察机关;中国允许南昌到杭州杭州到潮州的两条铁路修筑权交给日本等条款,唐绍仪决定亲自赶赴日本,与日本外相紧急磋商,看是否能有转圜的余地。
  其实唐绍仪是准备牺牲自己的名声,来换取一时的息事宁人。
  这也是保守派与激进派的一次激烈交锋,李安生被认为是激进派的领军人物,正是凭借他的激进,麾下迅速的聚拢了吴禄贞、蓝天蔚、蒋方震等一干人物,得到了军方的大力支持,而保守派则得到了部分士绅资本家以及革命党人的支持,认为目前应该稳定发展,对外妥协,换取一时的安宁来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唐绍仪其实并不是笨人,他也知道有些事情并不由得他自己,而且袁世凯为首的派系态度也很暗昧,有些奇怪,但是局势容不得他多想,他并不想在自己的任上,接连出现两次战争,将国家大好前程打没掉,他这个第一任总理遗臭万年。
  他自以为自己是高风亮节,不惜自己的羽翼,也要妥善处理好此事,但正是因为他的错误认识,才使得他走入了一个死角。(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