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七章 杀戮 (第3/3页)
成为了他们不共戴天的仇人,哪怕是天涯海角,也要追上他们,生吞活剥。 现在让这些骑兵师进入俄境作战,哪怕是烧杀抢掠,他们也绝对的服从命令。 唐努乌梁海局势的转危为安,也让吴禄贞等人彻底的放下心来,要不然,光是锡良的身份,就足够让前线的战事出现变卦。 当初锡良一句话,十多万蒙古士兵加入了军队与后备役,如今在前线奋战的,有最起码5万悍勇之士都是蒙古人。 他们不仅是个好骑手,同时也是个好士兵。 他们吃苦耐劳,绝对服从军纪,纪律严明,照道理,他们应该放荡不羁桀骜不驯,可是他们却真的是个好兵源,让吴禄贞很是感激当初锡良的大动员。 整个中国军队的军纪基本上都很不错,但是,还是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攻克伯力之后,李纯率领的北洋军因为伤亡了几百个老弟兄,居然做出了杀俘的举动。 两万多俄军以及两万多与战争相关的俄方人员全部给李纯下令坑杀,而且李纯还纵容中央军在伯力进行了抢掠,死伤了无数的平民。 蔡锷与蒋方震都对此无比气愤,但是他们却无法制裁李纯,于是找到了李安生的门前,想要评评理。 李安生自然是满口的安慰。“眼下大敌当前,我们还是要保持精诚合作,团结一致,小瑕不掩大瑜,李将军的战功还是有的,中央军不是打的很坚决么,伤亡大了些,一时失去了理智,头脑给愤怒蒙蔽,做下了一些错失,这是不应该的,但是也应该理解。” 其实李纯杀俘虏的命令,是李安生让他下的。 李纯想要投靠的举动,让李安生很是满意,不过,想要投靠,是要投名状的,他可不想收拢一个左右逢源两面三刀之辈。 你要是对我忠心,那么很好,就给我背背黑锅好了。 这是李安生在试探李纯的忠心,李纯这么精明的岂会不知? 于是,他果断的杀掉了那四五万的俘虏,还大肆的在伯力踪兵抢劫杀人,最好是将伯力的平民屠杀光。 “总指挥,李将军有失偏颇,只怕一错再错,铸就大错啊。海兰泡惨案,江东六十四屯往事,固然是俄军的兽性暴行。但是我们的军队要与之区分开来,我们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士,岂能与这些禽兽一般?” 蒋方震很是看不惯这种屠杀的行为,对此抨击很是激烈。 但是这与李安生的想法是违背的,他最好是将远东与西伯利亚的俄国人全部杀光,目前从西伯利亚到远东,有五百多万俄国人,最好这些俄国人全部给杀绝才好。 这倒并不是他丧心病狂,而是出于争夺领土的需要,俄国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有人民,才有战争潜力,不然,这里就是中国的主场。 中国必须要拿下远东,拿下西伯利亚,将边疆直抵欧俄部分。 这片土地之下的资源太过丰富了,丰富到李安生情愿做一个禽兽,做一个战争贩子,做一个满手血腥的刽子手。 只有彻底的清除这片土地上的俄罗斯人,这片土地才能长久的给中国统治下去。 李安生之前的农业恐怖主义其实很成功,使得西伯利亚的人口不断的减少,无数人抛荒土地选择回到欧俄,而欧俄动员人民东迁的政策则完全的失去了作用,很少有人愿意迁移到这里来,即便给予了大量的土地,无数的口头承诺,都无济于事。 不出十年,这片土地上的俄罗斯人将会减少大部分,而且都是自愿的离开,除了采矿工人与商人,这里将会没有农民,没有其他的职业者。 这里将会成为生存条件无比恶劣生活成本无比高昂的地带,使得经济萧条,连资本家都不愿意来这里开矿,人口自然会越来越少。 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减少对方人口的方法,而李安生的屠杀行为,只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震慑俄军,也在告诉俄国人,血债血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