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两江独立 (第2/3页)
家未免太多,同盟会等革命党派之中,尤其的多。 革命军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让黄兴等人感到无比的愤懑,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集中精力,准备对付北洋军。 不过,十一月三日,程德全在李安生的反复劝说下,宣布两江易帜。 徐绍桢提新军第九镇部分兵力进入安徽,一路闯入合肥等要地,接收旧军防务,坚决击溃了拦截力量,宣布出任安徽军政府都督。 而程德全也任命蒋方震为江西都督,任命李平书为江苏都督,张士衡为上海都督,而林虎为江北都督。 当时在南京的,有制衡程德全的江宁将军铁良,他们所恃的武力,是江南提督兼钦差江防大臣张勋的部队。 不过,让张勋他们感到绝望的是,他们的部队居然没有挡住新军第九镇部分兵力、第十二镇部分兵力以及从上海过来的兵力第一波的进攻,南京城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就告攻陷。 铁良跳江自杀被救起,张勋则带着残兵一路逃亡江北,林虎也不为难两人,等于是一路礼送出境。 之前上海的光复也很是轻松,这个中国独一无二的重地,只是在李平书带着商团武装以及江南造船厂护卫力量上街巡逻了几趟,就宣告易帜,上海正式光复。 同一天,云南宣布独立。当时云南是国防地区,所以驻军比一般的省区为多,有新军第十九镇一镇,统制是钟麟,下辖卅七协协统蔡锷,卅八协协统曲同丰,总参议是靳云鹏。 云南总督李经羲对蔡锷最为赏识,蔡乃推荐士官同学罗佩金为七十四标标统,唐继尧和雷飙为管带,于是云南新军将领中多是留日士官学生。 李经羲因闻各地革命军起,恐滇军新军响应,遂于十一月二日晨操时,突然下令把士兵的军械收回,于是军心甚为激愤。 第二天蔡锷率部起事,新军响应,先夺枪炮,继攻总督署,酣战一昼夜,占领昆明,乘胜攻取蒙自,推举蔡锷为军政府都督。 浙江方面,巡抚增韫拒绝浙江咨议局要求独立,十一月六日程德全派新军第十一镇部分兵力接收浙江新军八十一、八十二两标,并且进攻抚署,连掷炸弹,抚署被毁,活捉增韫。 第二天改咨议局为军政府,宣布独立,推举虞洽卿为都督。 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不几天就有一个省宣布独立,很是热闹,彻底的将朝廷吓瘫,这可了不得了,犹如捅破了天,任凭哪个大本事的,也不能来补上这个漏。 程德全的作为瞬间引爆了整个中国的革命形势,连南京这样的雄城都落入了革命势力的手中,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庆王大人,您看,这时节大为不妙,是不是暂避风头?” 载沣有些为难的看着奕劻,袁世凯之前提出的,那所谓的六点意见,看来是不答应也不行了。 而且,在程德全与李安生如此作为之下,只怕他们还要倒过来去求着袁世凯。 “也不知道袁世凯是个什么主意,但也绝不是什么好主意,他要是想隔岸观火,我们也拿他没辙。这李二愣也太过可恨,如此直截了当便造了反。” 奕劻翻来覆去的骂着李安生,知道这个时候李安生捅上了狠狠的一刀,局势已经到了最为危急的时刻。 “唯今之计,只能暂时敷衍,革命党也好,李安生也好,或是袁世凯,先稳住他们。我们只能依靠东北,看东北能不能稳定局势,那里形势喜人,说不定还能练十万兵。” 载沣对于李安生的背叛很是痛苦,但是,他也迅速的想出了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让步。 奕劻思来想去,看来他再恋栈不去,也是没有办法的了。 他本来还心存侥幸,以为叛乱早晚能平定,没想到程德全与李安生也造反,全国各地烽火,垮台已经是早晚的事情。 唯一的路,就是先避过风头,看看有没有缓和的机会。 于是,在奕劻与载沣反复思量之后,清廷正式宣布,解散内阁,准备明年召开国会,授命袁世凯上台组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