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 这也太恶搞了 (第1/3页)
日本方面认为,最大的嫌疑还是中国,但是,却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一切与中国有关。 既然恨的牙痒痒,却无可奈何。 11月11日,载洵正式通知英国方面,结束对英国的考察,连朴茨茅斯造船厂都不准备参观,立即准备向美国而去。 这倒是有些让英国佬不知所措,这个国家就是犯贱,老是以老大帝国自居,自以为是世界霸主,高人几等,习惯了其他国家来奉承。 老子就是不在英国订造战舰,怎么地? 先期重回德国的梁敦彦也在随后与德国方面签署了协议,由中国委托德国研发356毫米舰炮,并且就追加订造战舰进行磋商。 你英国佬不出售战舰无所谓,咱还能在德国订造,有什么了不起的? 就跟英国一样,德国对于中国主动提出承担研发费用当然是求之不得,英国刚刚研发成功13.5英寸主炮,对14英寸主炮并不是那么的迫切渴望,所以日本向它订造“金刚”级,并且委托研发14英寸主炮,当然是求之不得。 而德国在舰炮制造上所追求高远,并不是英国佬能够理解的,德国舰炮追求自重轻,射速快,射程远,穿透力强大,寿命耐久,即便是305毫米50倍径的火炮,依然准备在下一级的战列舰上使用。 其实德国完全有把握在短期内便研发出356毫米舰炮,但是,胸有成竹的他们不想大步落后于英国,英国很有可能已经在研发356毫米舰炮,没有必要跟在英国佬背后。 他们所设想的,是在雄厚的积蓄之后,直接研发380毫米舰炮,这对他们的技术积累来所,并不是问题。 而中国主动提出研发356毫米舰炮,能够在不花费代价的情况下轻松多些积累,也是件好事。 英国执意不肯在中国订造的新战舰上头搭载356毫米舰炮,倒也是让李安生想开了,倒不如从德国得到技术,然后自己建造战列巡洋舰。 事实是,在1912年10月底,英国开工建造“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之后,德国就在十三个月后开工建造堪称一战中最为漂亮且性能优越堪称王者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同样使用了380毫米舰炮,身管45倍径,技术相当成熟,远远超过了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上搭载的380毫米42倍径舰炮。 这是德国全面超越英国的一项明证,日本鬼子看不起德国305毫米舰炮,认为是渣滓,可是,正是德国,在短暂的积累之后,迅速厚积薄发,380毫米45倍径舰炮性能甚至不亚于日本在“大和”号上搭载的410毫米舰炮。 综合性能比较,李安生还是情愿选择德国的380毫米45倍径舰炮,也不愿意要日本的410毫米舰炮,不是日本410毫米舰炮威力小,而是坑爹,自重大,射程坑爹,射速坑爹,寿命坑娘,战时坑全家。 战列舰的吨位是很宝贵的,在装甲钢一时无法有一枝独秀的时候,一座炮塔往往能省下数以百吨计的装甲钢,而且由于炮塔自重大,更加的坑爹。 日本战列舰直到震惊世界的“大和”级的时候,依然改不掉日本工业体系薄弱的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装甲薄弱,消耗在炮塔、装甲钢以及船用钢板上头的吨位比英德美等国太多了,排水量高出人家一大节,但航速、生存能力、威力上头,依然没有太过的优越性。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对上“长门”级战列舰,绝对能稳稳的占据上风,这就是差距。 载洵在李安生的反复劝说下,也决定重回德国,考虑向德国追加订造战舰的可能性。 反正日本鬼子这段时间乱咬人,恨不得立即将脏水泼到中国身上,载洵也是懒得多惹是非,还不如到德国去,自在些。 看到载洵跟李安生的态度如此坚决,英国皇家海军倒是急了,海军大臣费舍尔亲自出面挽留,表示愿意在谈判上让步。 这倒是稀罕,英国佬居然自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