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三百一十章 文莱大屠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章 文莱大屠杀 (第2/3页)

四小龙之一,都是拜石油所赐。
  将来文莱石油公司的前景可想而知,故而一定要对这家石油公司实行控股。
  当然,文莱石油公司并没有在沙捞越与沙巴大肆勘探石油,以免过度刺激英国。
  诗里亚地区的石油储量,根据估算,少说也价值十多亿美元,这让英国当局后悔莫及,看来,他们的确是没有石油运。
  本来壳牌公司在沙捞越是拥有十来口油井的,但是文莱共和国政府将这些油井全部收归国有,这也得到了英国政府的默许,作为麦克提供美国之星石油公司股份的补偿。
  现在壳牌公司也懊恼无比,很是责怪英国政府当初的选择,说不定沙捞越地下同样有大油田,只是没有能够勘探到而已。
  现在当世顶尖的石油勘探技术在美国,洛克菲勒与美国之星都是此道高手,英国已经远远落在后面,而且石油提炼技术也是无比落后,他们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的当打产品依然是煤油。
  为此,海军大臣费舍尔向内阁提出,要保障文莱石油公司的利益,扶持文莱石油公司,毕竟,这是除了英波石油公司之外,英国资本占得最多的石油公司。
  那位海盗再怎么说也是英国人,自然会为母国的利益考虑。
  澳大利亚当年的移民都是罪犯、名誉不良者以及冒险分子,也有海盗之类,总之,现在已经没有人诟病这些。
  这不是英国的传统,只要能够获得利益,什么都是次要的。
  海军正在考虑促成对文莱石油公司出产石油的优先购买权,一旦得到实现,那么又是一项保证,确保大英帝国在远东与太平洋有充足的原油保障。
  内阁普遍担忧文莱共和国的政权不会长久,以及英国人在文莱共和国的比例也太少,担心以后英国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证。
  对于内阁的担心,费舍尔认为太过保守,似乎多余。
  今年5月英国将开普省、德兰士瓦省、纳塔尔省和奥兰治自由邦合并成南非联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
  白人在南非的比例也没有超过10%,其中有英国血统的白人在4%左右。
  南非自治领已经是一个先例,什么条件决定英国的利益被保证?大英帝国强大的实力,巨舰大炮。
  而人口比例,根本不是问题。
  文莱共和国目前一百二十万人口,其中土著一百零几万,华人十多万,亚洲其他国家侨民五千多人,英国人不过两千多人。
  英国过去一直没有吞并北部加里曼丹岛,而是逐步渗透,也是因为怕步伐太大,导致损失过重。
  最好是能够不动用武力,或者少动无力,毕竟陆军登陆作战也好,战舰调动也好,都是要军费的。
  费舍尔的意思,既然文莱有石油,那么就要保证麦克这个海盗头子在文莱的统治权,苏丹的时代已经过去。
  而10月7日从海峡殖民地发来的一封电报,则加重了费舍尔的疑虑。
  文莱苏丹残余势力统合了沙捞越与沙巴的几个部族,以文莱共和国政权完全沦为西方殖民者以及华人家族的工具而发起叛乱。
  这次叛乱涉及人数超过二十万人,其中掌握武器的有六万人,他们不甘心北婆三邦沦为西方殖民地,也不满勤劳的华人再次轻松赚取比他们多的财富。
  “这些黄皮猴子,简直就是找死。他们懒惰无比,脑子又愚蠢,不会各种技艺,自然只能暂时落后于华人与西方人,难道,他们真以为,我们建立这个国家就是要跟他们一样,躺在果树下等着果子自己掉进嘴里吗?”
  金翰圣简直要气疯了,在叛军的口号中,他成为了奸相,首相麦克反而因为西方人的身份,没有给过多的作践。
  他成为了众矢之的,叛军们宣称要打到斯里巴加湾,擒杀祸害文莱的权奸金翰圣,重新改选政权。
  在叛军们看来,华人家族的迅速崛起,以及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北婆三邦,都是这位华人奸相促成的,要是让华人源源不断的涌进来,只怕将来土著们的日子更加难过。
  在南洋,华人历来是财富的象征,北婆三邦的华人虽然不多,也没有富得流油的华人大家族,但是许多华人还是凭借着橡胶园与种植园拥有着远比土著舒适的生活。
  北婆三邦华人与土著的矛盾其实并不尖锐,这些都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推动的。
  麦克这些日子忙着文莱石油公司的事情,将大小政务都交给了金翰圣,本来这小子终于大权在手,得意洋洋的准备一展抱负,谁知道遇到了叛乱,真是扫兴。
  其实叛乱分子并不是日子过不下去,而是跟随着苏丹残余势力想要抢上一笔,他们眼红了,油田、种植园,还有许多加工厂的建立,似乎会涌现一大批富豪,他们的贪心是没有止境的。
  “给我杀,既然给他们好日子过,他们不需要,我们就送他们到西天去见真主阿拉吧。”
  解冷刚刚押送了两船的军火以及一千余名雇佣军过来,将来以文莱为跳板,向棉兰老岛等地进行扩张,需要早做准备。
  这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