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对民族工业的扶持 (第1/3页)
普及了点知识,多加了几百字的添头,算是补偿,我很厚道的,求票求支持。 ~~~ “将来海军重建计划中的许多小型舰只都将采用招标的方式,给民营造船厂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朝廷也将出台类似于日本的造船业扶持政策。下面,有请我们的海军大臣,年轻的郡王为我们讲两句。” 要是李安生穿身中山装,倒真像是新中国刚成立那会的国家领导人,气派非凡。 中国官方的采购早晚要走向公开招标这一关,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得民族工业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日本民间的机械制造工业中,造船业由于《造船奖励法》的颁布获得了最显著的发展。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开始向国内船厂发包主力舰的建造工作,三菱长崎和川崎神户两家大造船厂尤其受到政府的重视。 据李安生所知,后来在日本海军首级超无畏舰“金刚”级4艘战列巡洋舰当中,有两艘是由这两家船厂建造的。 李安生也想着要扶持江南造船厂与葫芦岛造船厂一样,成为中国两大造船巨头。 载洵对于李安生不遗余力的投入到江南造船厂也很是叹服,难得这家伙不贪污,还大力整治腐败,如今看来,倒是真有成效,而且,他心中也隐隐认同,正要有李安生这样的人物来大力整顿才行。 庆祝仪式在上海银行的大楼前,这里是之前上海滩地产大亨哈同的产业,结果给上海银行买了下来,占据了南京路上最为豪华的一大片地皮。 载洵向到场的富商士绅们略为透露了一些这次将赴欧美订造战舰,并且引进港口、船厂技术的目的,聪明的人当然能猜到,载洵他们去年才出去了一趟,今年又要出去,必定是有大动作。 李安生在旁束手静立,不介意将风头让给载洵。 其实载洵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在后世,他拒绝了日本人以及宗室的反复利诱,死活不肯到伪满洲国去出任伪职,做到了一个身为中国人的骨气,没有做汉奸。 李安生对于这样的人,还是有几分好感的。 想到这朝廷就如同兔子尾巴长不了,他也有些伤感,载洵虽然因为个人面子问题,在订造战舰上头略微倾斜了有些向他表达敬意的外国公司,但是他总体还是劳心劳力,为海军重建计划奔忙的。 载洵也没有多少银子捞,就那么点,他虽然免不了伸手,但还有些分寸。 “看样子,朝廷是要进一步投入江南造船厂,将来说不定能成为当世屈指可数的造船厂,看看那长兴岛与高昌庙同时动工,都是大工程。我说,朱兄,怎么样,你们求新造船厂也能插一脚吧?” 一位华人船舶修造厂的老板朝着朱志尧挤眉弄眼,在他看来,求新造船厂的好运气又要来了。 朱志尧的发迹简直让人眼红,虽然求新两家工厂负债率高达百分之一千六百,达到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地步,但是,求新造船厂有着无比的运气,首先是吉祥银行给出的信用评级,又有上海银行的融资保证,还有江南造船厂的船舶业务分包,等等。 美国又来了两艘两千多吨炮艇与驱逐舰的单子,江南造船厂将大清海军的10艘1000吨炮艇的单子转了一半给求新造船厂。 这实在是让人眼红啊。 别说是朱志尧,很多人都能预见到江南造船厂的远大前程,甚至是上海造船业的一次莫大机遇,关键是要在这次机遇中找准时机,在大机遇中找小机遇。 求新造船厂喝粥,他们喝点粥汤,也能乐上一阵。 朱志尧这些日子忙着跟一帮工程师研究燃油锅炉呢,江南造船厂的燃油锅炉厂以及舰炮厂、柴油机厂等都是独立运营的,朱志尧也在燃油锅炉厂入了一股,没别的,求新造船厂之前在燃油锅炉上的研究很有成果,为李安生所看重。 其实中国人的头脑很聪明,要不是工业基础薄弱,只怕民族工业早就发展了起来。 上海的许多小型机械厂都很有独到之处,比如几家研究内燃机的工厂很有独到之处。 有些技术甚至可以说领先世界,只是没有办法将他们变为资本,变为动力,就这么的消散、遗忘,很是遗憾。 李安生在江南造船厂的例子之下,提出了发展实业奖励,凡是在科研上有创新有成果的华人企业,都可以凭借这些技术获取科研补贴,以及税收优惠。 他也将积极帮助这些企业将有用的技术拿到国外去申请专利,并且给予贷款,提高信用评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也要将这些科技转化为动力才行,要给它们舞台,给他们用武之地。 李安生本来就在为了燃油锅炉以及蒸汽轮机发愁,这技术得到之后,多久才能自己制造出来,在功效与质量上达到德国水平。 可看到了上海几家民营机械厂的技术水平之后,他忽然有了信心。 甚至是柴油机的研发,他决定同时交给几家民营机械厂。 他甚至认为,上海的民族工业科技水平要超过日本,日本只是凭借着生丝与棉纺织品的出口,一个刚刚起步的工业国而已,根本就无法与人口基数大的中国相比。 当然,要是中国再不在教育上奋起直追,将来就要给日本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