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一章 伯利恒合同? (第2/3页)
免产生影响。 虽然后世“河内”级并没有遇到什么对手,但是它们的战斗力还是相当有问题的,李安生从特工那里了解到这款在造战舰的详细数据后,下了定论。 “不知道有个消息李大人是否得知,日本海军已经决定,继续向英国维克斯公司追加一艘战列巡洋舰的订单。” 嘉乐恒继续抛出了一个炸弹,让李安生有些惊诧,惊诧的是美国人消息居然如此灵通,他也刚刚得到这个消息,难道美国佬也有特工在日本的海军内部? 看来美国这个日本的老朋友早就开始了行动,人家财大气粗,有的是办法。 日本本来打算在得到“金刚”号的全部图纸之后,于明年开工建造一艘同级舰的,可是受到了中国的刺激,决定追加一艘订单,仍然采用“金刚”号的一应参数,只是动力方面改为燃煤锅炉,也是受到了标准石油在上海建立远东最大油库的刺激,保罗可是功劳不小。 本来今年日本海军已经没有了预算,但是受了刺激之后,从陆军那边挤出来经费,又增加了赋税,强行订造了“金刚”号,现在又追加了一艘,也是勒紧了裤腰带。 而且,本来会到后年才开工建造的两艘“金刚”级战列舰,将在明年先行开工建造一艘,同时日本打算在“金刚”号基础上自己设计的一款战列舰——也就是后来的“扶桑”级,本来会在明年先开工建造一艘的,也改在今年年底。 这样一来,日本的财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本来就没有预算,还要从各个地方挤出来,很是捉襟见肘。 这对李安生其实是个好消息,嘉乐恒以为会刺激到这个强硬派、激进派领军人物,但是他却是料错了。 程德全一直在与李安生交流意见,经过李安生的熏陶,他对海军战舰也逐渐的熟悉起来。 “小日本倒也舍得,虽说造不如买,自己建造的战舰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技术不如人,工业不如人,造出来的战舰也处处不如人。但是,没有这样的不成熟到成熟,没有这样的舍得,哪里有真正自强自立的一天。我倒是佩服他们,能有这样的胆气,有这样的决心。肯付出这么多的代价,不会白白付出。” 程德全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小日本在“金刚”级上头虽然采用了英国图纸英国技术,但还是质量很有问题,而根据“金刚”号自己设计的“扶桑”级,同样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毕竟是自己设计的战舰——参考只能作为参考。 “扶桑”级其实是日本建造的一款比较坑爹的战舰,建成后成为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但是却大而不当,动力舱空间受到限制,需要重装甲带防御部分延伸过长,主炮齐射时炮口爆风会横扫全舰,火炮射击时会对上层建筑的产生冲击以及相互干扰,要是频繁的多来上几次齐射,船体都有解体的危险,这样的战列舰也很好打发。 “不错,我也对日本海军舰备计划的疯狂感到担忧,整个国家财政收入除了发展教育,基本上都投入到了海军与陆军上头,长此以往,这个国家势必还要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程德全默然,他是在黑龙江做官一直做到奉天巡抚,对日本也是知之甚详,很清楚日本这个国家的野心。 正因为有着这么一份威胁,让他很是急迫,这才不计代价的跟着李安生一起做了许多激进之举。 美国是最为担忧日本会东进的国家,也长期与日本暗中对抗,惧怕战争到了极点的美国佬也只敢欺负西班牙这样的没落国家,对日本还是忌惮很深。 嘉乐恒自然清楚日本对于美国的威胁,“尤其是在英日同盟的影响下,日本的国策更为激进,更为锋利,我想,美国很有必要与贵国携手起来,共同发展海军战备,对抗英日同盟的存在,这个存在始终是个威胁。” 话题再次回到了正题上头,美国始终想要帮助中国建立海军舰备工业,这不是好心,实际上是想一石三鸟:刺激日本与中国进行军备竞赛;压制英日同盟;通过工业扶持,将中国的工业附庸化。 其实载洵跟萨镇冰提出海军重建计划还是相当靠谱的,要是没有李安生这个变态,而且清政府也能一直存在下去的话,这个海军计划还是相当务实,最初是打算投入1800万量白银的建设费用,以及每年200万两白银的的维持费用。 而后世的《伯利恒合同》正是由这个计划引出的,却要比这个计划更加变态,由伯利恒这家美国钢铁公司出面,而美国的几家财团隐藏在后头,逐步的让中国整套引进美国的工业体系,从扩充和兴建最基本的冶金、化工、机械、造船、造炮开始,到整个所需要的工业体系和技术的转让,实现帮助中国建设一支可以在远东和英日抗衡的海军。 该条约产生的背景是美西战争后美国需要在远东扶植一位盟友,能够帮助其抗衡英日同盟。 但是,美国人拉拢中国来制衡日英同盟还是初步,它最大的目的是让中国这个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