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二百六十四章 汇丰要一手遮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四章 汇丰要一手遮天? (第2/3页)

虞洽卿倒是敢说话,第一次见到李安生就敢直接说官场积弊,吃拿卡要拼命搜刮。
  他是知道李安生底细的,自然清楚李安生是个身家巨万的大富豪,不用去行聚敛之事。
  可虞洽卿如此冒失,不管李安生是否吃拿卡要,拼命搜刮过,也会面子上过不去,这不是沉浮商海的老手应有之举。
  虞洽卿虽然性子急,但也不会愚蠢到这个地步,李平书看他面上义愤,眼神却平和的很,心下释然,原来这是故意为之的。
  这是在巧妙地暗示李安生,他也是知道李安生的底细的,他与周学熙等北方巨商交好,哪里会不了解李安生一二。
  李安生在北方的风评,固然是个活民无数的好官,但是却并不适合官场,若非机缘巧合阴差阳错,他是断然难以在官场上继续走下去的。
  他其实是个大资本家,开明人士,是立宪派与革命派都可以争取的对象,这便是他真正的给外界的印象。
  抛开李安生江苏巡抚的官方身份,从这些本质来讲,李平书也好,虞洽卿也好,的确都能将他引为同类,共同携手做事。
  若是李安生乐意改革开拓,真能在江苏有一番作为,虞洽卿不介意当个马前卒为其奔忙。
  只是,他需要确认一点,那就是李安生对洋人的态度。
  他是当过几大洋行买办的,对当前外国银行与洋行、工厂联手压榨民族资本家的种种手段知之甚详,也颇为忧虑。
  再不想想对策,聚集在上海的***族资本家就一直只能忍受这种压榨,始终没有出头之日。
  的确,要不是有一战这个良机,中国的民族工业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当初虞洽卿的四明银行与宁绍轮船公司一成立,立即遭到外商的排挤,尤其是四明银行的钞票甫一发行时,就遭到企图独霸中国金融市场的外商银行的夹击,他们将四明印发的钞票攒到一定程度就来挤兑现洋,幸而四明银行股东董事中有相当部分人是宁波同乡会的领导人,在上海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登高一呼,宁波同乡纷纷施以援手,这才使得四明银行挺了下来。
  虞洽卿将他的亲身经历说了出来,想要观看李安生的反应。
  上海道台硬不起,就只能指望他这个江苏巡抚了。
  上海的江浙资本家固然能够凭借同乡会与商会的集体力量来抗衡外商,但真正的反制还是做不到的,金融命脉控制在洋人手中。
  华商银行与钱庄太过弱小,还不是洋人的对手,他听李平书透露了李安生想要扶持华人金融业的打算,便亲自登门,想要看看李安生有没有真材实料。
  正说话间,朱志尧急匆匆的赶了来,外头的护卫认得他直接将他领了进来。
  “抚台大人,今日汇丰银行的洋大班登门,说是借给我的一万两千英镑贷款即将到期,若是不能归还,他们就要将我的厂子拍卖掉。本来这贷款我别处转借些,是还的上的。可昨日有两家洋行订造的小货轮废止了合同,这两艘轮船都是建了大半的,已经有人放出消息去,钱庄也不敢贸然押款给我。沙逊洋行等几家外国洋行昨日放出风来,禁止有洋行在我厂修造轮船。若是无法回笼资金,又无处筹款,这厂子还真要给他们拍卖。”
  这朱志尧还真敢借,一万两千英镑可是十万两银子出头,求新机器厂本身的资产也就五六十万两银子。
  李安生怒道:“沙逊洋行居然敢如此嚣张?汇丰银行也太过欺人。你这么大的厂子,他们也敢拍卖?”
  朱志尧低头叹道:“当初借款时汇丰银行百般刁难,要不是一次性借十万两银子用于扩大生产,钱庄一时指望不上,哪里会去受那个气。我那旧厂子值个三十多万两银子,他们便让我将旧厂子抵押了出去。”
  “什么?”李安生简直不可思议,借十万两银子居然要三倍的不动产抵押?
  虞洽卿苦笑道:“汇丰银行的资金一般是不借给中国民族资本所办企业的,即使出借,也是利息高得离谱,总要在八厘以上,而且借款条件十分苛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