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二百五十七章 制造局立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制造局立威 (第1/4页)

张士衡早得了行文,新任江苏巡抚李安生会兼任江南制造局总办,李安生入京奏对时,也已得了朝廷的应允,将江南船坞改为江南造船厂。
  作为李鸿章的外甥,张佩纶的儿子,张士衡还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的,很清楚朝廷出了这怪招,背后有着深层含义。
  想必是要对江南制造局大动干戈了吧?
  他是个清官,所以籍籍无名,对江南制造局驾驭也不够,不然的话当初他也不会支持局坞分家。
  让还算干净的江南船坞独立出去,也有他的功劳。
  看着这位比当年三十岁出任江苏巡抚号称最年轻巡抚的一代英才——尹继善还要年轻几分的抚台大人,他隐隐有些激动,有些期待。
  李安生同样也在寒暄的同时,打量着这位名人之后,他同时也是后世才女张爱玲的伯父。
  他将会将江南制造局建设成为远东最大的兵工厂,自然要重用他信得过的人,不然的话,给别人摘了桃子,那就哭还来不及。
  上海道如何运作他并不想多过问,在上海,他只关注两个,一个是江南制造局,第二个便是新的金融运作。
  “我这次已经求得程德全总督的同意,将金陵制造局并入江南制造局,大力改革,革除积弊陋习,无论什么陈规烂人,我一概扫地出门。”
  李安生的霸气侧漏让张士衡心花怒放,他刚才还为了面子,没有多提及制造局的弊病,可现在他却后悔了。
  只要能够真正让制造局的积弊一扫而空,那么他这个会办给李安生端茶倒水也是情愿的。
  不过,短暂的兴奋过后,他便开始怀疑起来,李安生行吗?
  这么年轻的巡抚大人,只怕官场上的那一套还没摸的纯熟吧,如何能够跟底下的这群蛇鼠之辈相斗。
  这些人要是勾结起来,是能够架空他这个实际上的总办大人的,所以过去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逐渐的潜移默化。
  能够兼并金陵制造局当然是好的,至少对两个制造局都有好处,看来这次一个总督一个巡抚是要动真格的。
  金陵制造局比江南制造局更加的不堪,等级的森严,官场习气弥漫,封建官僚作风严重,致使企业管理不善,产品的废品率之高,浪费现象之惊人,种种腐败行为的泛滥,结果是企业生产进展缓慢,产品成本高,实效差,注定了无法达到朝廷举办军事工业的“制器自强”的目的。
  张士衡多少还是清楚金陵制造局的弊病的,也暗自庆幸,要不是自己这边争气些,只怕给兼并的便是他们。
  局坞分家之后,江南制造局一时之间受了刺激,吃拿卡要等现象稍微收敛了些,但问题还是很严重。
  冗官、冗薪、冗员、冗物,许多官员都是干坐在衙门里,只顾吃卡拿要,更有一大票的职员工人也是消极怠工混一天是一天,稍微有点关系的从官员手指缝里头吃点残羹冷炙,养着这么多的闲人蛀虫,这工资成本高的离谱,更有许多实权部门,吃回扣便算了,还每年报损机器原料无数,好好的机器也给故意报废掉重新采买,原材料本身就靠进口,不贵才怪,更无耻的是,许多机器、零件、物事买了来,也不知道有啥用,就堆在仓库里头,过段时间给报废掉。
  “积弊虽深,但冒然扫除,只恐底下不好安抚,闹起乱子来,影响了产量。”
  李安生冷冷的看了眼张士衡,这家伙就是胆略不足,不然的话,这制造局总办何至于仍然由苏松太道道台兼着。
  “不就那么点产量,一天十支枪都造不出来,还好意思谈产量。停产整顿,金陵制造局此刻只怕已经停产整顿了。”
  张士衡大惊失色,连忙跪下来求道:“抚台大人,使不得,使不得啊。”
  他刚才为着李安生的讽刺涨红了脸,正想着要顶嘴,一听到要停产整顿,立即软了下来。
  制造局是他的心血,心头肉啊,哪里能够轻易停产,这人心散了,队伍就更加不好带了。
  也的确,这一天十支枪都造不出来,毛钢产量也不过每年一千五六百吨,火药等产量也少的可怜,如何能够让李安生满意。
  更加让李安生恼火的是,这生产枪支型号过去一直没能定下来,造成机器冗杂繁多,子弹口径也是如此,现在生产“沪六八”,6.8毫米。
  张士衡也不想想,李安生一意孤行,难道程德全也跟着发疯?自然是留有后手的。
  李安生逼着张士衡领着他跟李平书两人到机器局里头转了一圈,除了江南船坞没去,汽炉厂,机器厂,熟铁厂,洋枪楼,木工厂,铸铜铁厂,火箭厂,库房等都去转了一圈。
  真是触目惊心,有些官厅里头居然睡觉的睡觉,闲聊的闲聊,下棋打麻将,居然还有人在官厅里头摆了酒菜小酌几杯,真是好享受。
  有些人见了张士衡自然是收敛了些,但有些人则依然故我,大模大样。
  “王采买,这次的两台剪板机实在是不能用了,怎么总办大人还没有签字?”
  “哦,德顺大人,这总办大人大概是贵人多忘事呐,要不咱们一起去劝劝?”
  张士衡在外头见这两人当着自己的面大咧咧的喝酒聊天,忽然不将他放在眼里,真是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