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重建南洋水师? (第1/3页)
“安生,当年可曾想过会有今日?” 在火车上,程德全笑问李安生,两人之间互相信任默契非常,自然没有什么顾忌。 这回程德全也清楚,是靠着李安生,他才迅速上位,从巡抚而至两江总督。 张人骏这回给调回朝中,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填补张之洞的位子,同样是意想不到。 朝廷是不想让李安生直接掌军,虽然巡抚也有军事大权,但一镇统制作乱起来可比一省巡抚祸害要大。 李安生如今靠着美国兄弟,豪富一时,自然不会造反,可朝廷仍然要小心提防。 只要将他调离东北,给什么位子都好。 在程德全看来,李安生能够以巡抚之权,惠及江苏,这才是最佳的安排,提出这项任命的人的确高明无比。 他很了解李安生,与革命党不是一路人,但真要世道乱了,李安生才是中流砥柱,能够看顾一方。 朝廷还能够坚持多久,他心里没底,但隐隐的总有感觉已经不远,时代潮流所致,非人力能够阻挡。 他一直与李安生信奉一条,那就是只管做事,将治下管理好,造福一方便可。 两人合作久了,自然知根知底,他心中隐隐也对李安生有某种期待。 这次,他也打算借助李安生的力量,在两江大干一番,黑龙江的许多经验也许不能借鉴,但有一点那是肯定的,那就是发展实业,训练新军。 两江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刘坤一、张之洞等名臣都曾经做过两江总督,程德全鸭梨很大啊。 他如今可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这在数年前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怎能让他不生出豪情壮志。 发展实业,有李安生的美国背景,大量的资金涌入,根本就不是问题,两江地方已经有了底子,民间也富,百姓层次也高,更有大把的人才,不像黑龙江什么都缺。 只要能够理顺关系,制定良政,寻得力人才推行下去,即便是江苏这样的大省也能再上一个台阶。 李安生送程德全到了南京,两人都不急着上任,便在南京好生逛了一圈。 这南京毕竟是六朝古都,自然气势巍峨,颇有些古朴与沧桑,跟京城比起来,少了些压抑,多了些活力。 李安生想到后世曾经发生过的南京大屠杀,心头仿佛蒙上了一层阴霾,要是他无法尽快的找到出路,促成中国真正走向民主共和,那么历史将会很难被改变。 他如今虽然当了江苏巡抚,一省大员,但是反而对他的计划有所妨碍。 他可是一门心思要当东北王的,如今给调到江苏来当巡抚,真是哭笑不得。 巡抚固然权力极大,对他却是并无大用。 哥要的是军队,新军。 黑龙江新军混成协是他一手打造的,新军第二十三镇也给他整治得颇有样子,可是如今却都跟他远隔千里。 长此以往,他对黑龙江与吉林两地的新军还有多少掌控力,可想而知。 只有手里掌握军队,才是最为安稳的。 李安生知道程德全的底线,要想从程德全手中全部得到军权,似乎不太可能。 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他的江苏巡抚去吧。 江苏不比黑龙江,可以最大限度的依赖胖叮当的农业技术,发展工商业才是首要。 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时各有特色,因此就有了“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之说。 程德全与李安生刚进南京城的时候,便是大雪纷飞的时节,正好可以欣赏一下这石城雪景。 南京城作为六朝古都自然有它巍峨气象,只是经过了太平天国之乱,到现在仍然没有恢复元气。 两江总督府设在南京,也是想要镇压气运,重新恢复旧貌,可恢复往昔兴盛谈何容易。 反而是江苏巡抚所在的苏州,以及松江府(上海)、常州府以及扬州府几个地方较为繁华。 “安生,你可知道,朝廷为何要着你出任江苏巡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