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六章 锦瑷铁路之设想 (第3/4页)
,将不仅能与南满铁路相对抗,而且可以借葫芦岛以‘争大连、旅顺之利,权作营口、牛庄之犄角’,并且还可有利于开发蒙族地区,使得美国资本能够避开日俄锋芒,顺利的打入东北繁华地区。所以,这条铁路肯定是要控制在美国佬手中,当然,为了拉拢英国人,分化英美同盟,也许还要加上英国佬。这条铁路落在我们自己手里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我们不借款,自己造。” 锡良沉默着点头,中国的铁路事业异常的艰难,都给洋鬼子控制的死死的,但比过去有了长足进步,至少中国有了詹天佑,有了一批自己的人才。 材料、机车等都是问题,虽然能够自己外购,但是无论哪个洋行接手这生意,都要宰上一笔,除非自产。 锡良叹息了一声,锦瑷铁路非同小可,不借款是不可能的,给美国人控制,也好过于日俄,更何况美国急于让这条铁路修成,条件什么都很宽松。 能够凭借这条铁路的修建,促成一批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是件功德,现时就有修铁路花一万两银子就能促成十万两银子资本的实业开办,这千万两就能有上亿两,但愿能够争取到足够的份额。 “其实这条铁路能够成功修建的可能性极其微小,主要的阻力来自于日本,美国佬不一定能如愿。” 锡良听得李安生开始泼冷水,心头一惊,问道:“这是为何?难道美国征求英国的同意也不行吗?” 李安生很清楚锦瑷铁路在后世没有修成,主要的原因除了哈里曼突然逝世,也跟美国资本家们忽视了日本的阻挠,将突破口放在了俄国与英国身上的原因。 “美国人的野心太大,锦齐铁路其实并不足以让日俄拼命阻挠,关键还是塔夫脱政府想要吞吃整个东北的铁路网,他们早就想要购买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这让俄日无比警惕,美国资本要是大举进入东北,将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压力。为此,他们不得不联手反抗,逼迫美国放弃,也就连累了锦齐铁路。要是美国人能够谦虚些,谨慎些,一步步来,或许还有机会。” 是啊,要是只是修筑锦齐铁路,美国资本也不控制铁路利权,利权由东北自主,或许日俄还不会拼命阻挠,只会在敲诈到足够的利益后,默许这条铁路的修建。 美国佬不修这条铁路没事,可他李安生一定要修,为此,他不惜略为夸大,吓唬善良的锡良。 他必须要想办法说服美国佬与锡良,不要操之过急,慢慢来,先将锦齐铁路修起来再说。 锡良从接见李安生到现在,一直都神情专注,态度虽然和蔼,但是李安生还是深深的感觉到了他勇于任事,做事便要做好的心态。 “是啊,我们想要引入美国人的势力来牵制抗衡日俄,可美国人何尝不是在欺我们。不将锦瑷铁路贯通,如何能进一步的将美国势力拉进来?” 李安生这才明白,锡良作为一代名臣,并不是徒有虚名,他已经看到了问题的实质,那就是铁路要先修,修了才能够更好的利用美国人。只是,如何说服美国政府先修铁路,而不是一下子就提出东北铁路中立化,这就是个难题。 “对,铁路要先修,我们可以用向俄日妥协来向美国施压,甚至拉入德国资本,法国资本,将局势搞混。我们要做的,是先将锦齐铁路从美国的整个东北铁路计划中分离出来,不然的话,让美国政府胡来,这条铁路就一直修不起来。” 美国政府比司戴德或美国银行团的眼光更宽广,它在东三省的视野所及,不单纯是这条或那条铁路,而是那里陆路交通的全局以及那整个地区。 它是想利用东三省总督府同意“锦瑷铁路借款草合同”签定,在此基础上拟订一个所谓满洲铁路中立化的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两个方案: 第一,建议由美、英、日、俄以及其他“愿意参加的国家”一起借款给中国,赎回东三省的“所有铁路”,将其置于一个“经济的、科学的、公正的管理机关之下”;铁路所有权属于中国,但应受借款各国的监督,有关各国并应在平等的基础上享有用人、购料等各方面的优先权;在东三省已占有铁路的日、俄两国由此就要“把过去为了保护其本国商业及其他利益而负担的个别义务、责任与费用移交给一个由各国(包括它们自己)依照利益大小联合组成的公正机关承担”。 如果这个建议不能全部实现,则第二,“可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