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民族纠纷? (第2/3页)
现在都是大清的子民,你的治下百姓。俄罗斯族人,好不!” 嘴上轻松,可李安生与姚福升的心里都万分重视,只要是与俄罗斯族人有关的,都不是小事,要小心应对才是。 这边陲各民族众多,朝廷的移民实边也多有出现民族纠纷的,可是,像俄罗斯族,可是个新玩意。 就连得到了准信的慈禧、袁世凯等人,都是哭笑不得。 谁曾想,李二愣跟姚福升这老少配居然真的将江东六十四屯给收了回来,而且还用了个“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名头,老毛子也耍不起横来,只是,这忽然多了上千名俄罗斯族人,可真是意想不到。 越境盗垦的朝鲜人,朝廷倒是愿意将他们当成自己子民,允许他们继续在开垦土地上生息,可是,人家是黄皮肤黑眼睛。 那些蓝眼睛大鼻子黄毛的老毛子,可是白人。 这个时代白人至上,这不得不服,如何对待这些白人子民,还真是难事。 就怕沙俄官方从这些俄罗斯族人身上找借口,一次又一次的干涉内政,并且提出无理要求。 这可真是个烫手山芋,李安生也觉得手头热乎的很,这不,一溜烟的搀着姚福升,两人兔子般的蹦了出去。 姚福升也是个急性子,一边跑一边说道:“安生,这些俄罗斯族人不好办啊,迟早是个祸害。这些人安分守己倒还好,可就怕他们惹是生非,你说跟咱们百姓起了争执,咱们不偏不倚,难免也要被说成有失公道。略为照顾那些俄罗斯族人吧,又怕给人戳脊梁骨,汉奸二字可当不起。倾向我们这边的百姓吧,那更是不可取。难办,难办。” 李安生对汉奸这两个字也很忌讳,想到自己要被人骂成秦桧、后世汪精卫之流,就头皮发麻。 这帮老毛子,才几天功夫,就在这闹事,以后还得了。 不过,等到他们两人到了县衙,才知道两人错的离谱。 俄罗斯族人惹事不假,可根由还是在江左难民身上。 李安生早就关照过江左难民,回到故土之后埋头耕作生息,千万别将心思放在复仇上头。 另外,普通的俄罗斯百姓都是无辜的,他也不准许有人将气撒在这些同样身处社会底层的俄罗斯人身上。 百姓们开始是有些抵触的,只是在与这些俄罗斯人近距离的一起生活后,他们也发现了这些俄罗斯人其实也是些可怜人,出于同病相怜,双方相处的还算融洽。 双方居然没有闹起纠纷,没有发生群体事件,倒是让李安生颇为意外,可是,事情还是免不了。 一名叫做俞德明的江左流民平日里性情跳脱,这倒罢了,这次跟了回来,仍然不安分,忍不住勾引了也普林大爷家的女儿莎莲娜,人家俄罗斯姑娘热情如火,一不小心就上了。 他们两情相悦不假,上了也就上了,可关键是,将人家肚子弄饱了,俞德明这没个定性的,一时也没打算娶人家,于是便闹上了俞家大门。 俞家老爹俞翰刚人如其名,性情刚烈,哪里允许儿子做出如此伤风败俗之事,也无法接受娶个洋婆子上门当媳妇的事实,当场将儿子打了出来,更是与也普林大爷一家起了纠纷。 你说说这事,人家老爹也是心急,好好的闺女给你糟蹋了,却不肯娶进门,还要大扫帚打出门来,有这么当爹妈的吗? 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嚷不下便动起了手。 事情就此升级,双方各自动员亲朋故旧,拉开了架势就要群殴,好在巡警营的新兵蛋子们发现及时,趁早的劝开了。 这不,这笔糊涂案子捅到了县衙,要请青天大老爷来做主。 姚福升与李安生都是相对苦笑,这青天大老爷可不好当。 县衙简陋,只有个小屋子处理公务,于是审案只能在外头开阔处,一时之间围满了上千人。 乖乖,倒像演舞台剧一般,难道这农闲实在太闲啦?将这审案当成了好戏看? 许多百姓呼朋唤友,搬凳子的搬凳子,踩平泥地的踩泥地,更有许多老人牵着孩子,也有人摆开小板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