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节 (第3/3页)
,心满意足地捋了捋稀疏的长须,将早已琢磨好的二字脱口道:“听之不闻名曰‘希’,闻之不释名曰‘文’,我赠你表字希文,你以为如何?” “……” 陆辞的微笑僵在了嘴角。 这,恐怕。 不太好吧。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别头试:应举人有亲戚在本州岛仁官,或者担任发解官,都由转运司选官另行考试。解额另立,不占用州军解额。不过这个规定是确定于宋仁宗1044年的,这会儿还没明文确定,但的确有这类行为啦。 2.公卷制度的弊病如文中所说,并且于1041年被废除,其中范仲淹居功至伟。 柳开那位弄了无数公卷的牛人,被沈括后来吐槽了…… 3.陆辞列举的那些行径都会导致应举资格被永久取消。 4.双下驼峰角子,小吃,出自《假装生活在宋朝》 5.封弥:即糊名制度,开始于1007年 第三十八章 见陆辞面露难色,原颇为自己所取的这一表字感到满意的李夫子,也察觉到几分不对了:“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陆辞无奈一笑:“实不相瞒,学生两年前返苏州探望大翁翁时,偶得一友,其字非是别的,正是希文。” 这话说得半真半假——表字希文的不是别人,正是史上及冠后的范仲淹。 李夫子可惜道:“原来如此。” 表字相重的情况虽不罕见,但大多还是尽量进行避免的。 尤其对方还是同陆辞相识的友人……更是该能避则避了。 陆辞向他歉然小揖一礼:“谢先生体谅。” 李夫子爽快地摆了摆手,略作思忖后,看向陆辞,口吻温和道:“‘摅羽翮兮超俗,游陶遨兮养神。’我知你怀傲世之才,亦盼你有守志之心,现赠你‘摅羽’为字,愿你从此‘乘六蛟兮蜿蝉,遂驰骋兮升云。’” 陆辞莞尔一笑,再无推辞之理,而是不假思索地长揖一礼,不疾不徐道:“学生定以此日夜自勉,不敢稍忘师长期许。” 李夫子捋捋长须,心满意足地笑了。 他始终坚信,自己这位得意门生,五年后不知身在何处,成就几许,但想必是不可能差到哪儿去的。 要真等到陆辞能行冠礼,加表字的时候,定然就轮不到他了,自然是先下手为强的好。 陆辞不知这位恩师难得让人幼稚得哭笑不得的小心思,在得了师长所赐表字后,他也未刻意去熟人跟前宣扬过。 毕竟都是认识的人,再郑重其事地告知对方自己新得了夫子专程赐下的表字,总有多此一举或是炫耀之嫌。 陆辞是习惯低调了,心里得意的李夫子,却不容他低调。 在次日开课时,颇有心机的这位先生,就假作无意地频频点出陆辞表字,让他起身回答问题。 自然而然地,就让整个学院的人知晓了。 杨夫子越是气得拍桌,李夫子就越是哈哈大笑。 陆辞无可奈何,也只有默默配合夫子的炫耀行径了。 得知‘摅羽’二字为李夫子亲口所取之后,易庶面上神色,就从好奇转至羡慕,又至佩服了:“不愧是陆兄,能得夫子主动赐字!” 陆辞笑了笑:“那是先生们怜我家父仙逝久矣,方赐下表字,你则当寻令尊去,先生们如何好越俎代庖呢?” 易庶听了这话,也觉颇有道理,不好意思地笑笑,心里则定下今晚也要父亲为自己赐字了。 钟元将‘摅羽’翻来覆去地默念几回后,竟莫名生出点敬畏来。 他赶紧摇了摇头,犹犹豫豫道:“我是不是也该去整个?” 真说起来,他比陆辞还长上两岁,又已成家,过阵子亦要一同应举去……也该有了。 陆辞笑眯眯道:“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