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9章 入宫(二) (第2/2页)
? “你们得把这些剩下的糊完。回头我若出了天牢,都给我好好送到宫门口去。” 狱卒苦笑着领命。 尉迟圭这才大马金刀的起身,突然想起,又指指向鼎他们,“他们呢?也蹲这些天了,能一起去洗个澡,换身衣裳么?否则这浑身臭得,都快要把我的灯笼熏坏了。” 向鼎吐血。 他还好意思嫌弃他们? 白给他做这些天的工了! 海公公一笑,“自然可以。向大人,皇上说了,也允您去见见良妃娘娘。” 啊哟! 那是这些天糊灯笼,还当真转了运道? 向鼎又惊又喜,如坠五里雾中。 几人随着尉迟出来,先去泡了个澡。大概是托了尉迟圭要面圣的福,洗澡水里还给洒了香料,香喷喷的。 数十个小太监一拥而上,麻利的给众人搓下一身泥丸,换上干净新衣。 几个侍卫心情一爽,干脆回去接着糊灯笼了。 瞧这架式,要不了多久,大家就能出宫了。 尉迟圭和向鼎,便被领到宫中梅苑。 尉迟圭等着面圣,向鼎去见向良妃了。 向良妃今日要给廿七皇子挑媳妇,早就到梅苑来相看了。 不意还能见小堂弟向鼎一面,当真是又惊又喜。 “这都多少年没见了!当年我入宫,阿鼎你牙都没长全呢。那年冬天,家里也是烤了羊腿。你啃不动,气得直哭……” 想起往事,向良妃眼泪扑簌簌直往下掉。 少女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带着再也回不去的伤感,和亲情的温暖。 向鼎也湿了眼圈。 心中再无幽怨,反而无比感谢大将军带他上京。 虽说这些年向家一直在京城有人,不时传递消息,但怎比得过亲人的探望? 自己能来,于向良妃,只怕也是个极大的安慰。 “家里也一直惦记娘娘呢,每年下杏子的季节,都要蜜渍了给娘娘送来。老太太走的时候,还不放心此事,念叨了多次,叫家里千万别忘了。腌杏子的桂花蜜,都是家里嫂嫂姐妹们,亲手做的。” “我知道,我一吃就知道,就是家里那几棵老桂花树的味道。外头东西再好,也是不一样的。” 向良妃笑中有泪,“只可惜老太太疼我一场,我却不能给她老人家尽孝了。” “娘娘千万别这么说。老祖宗生前就时常念叨,娘娘进了宫,就是最大的孝道,叫我们切莫忘了。” 向良妃心中酸软,哭得更厉害了。 “母妃。” 廿七皇子也接到消息过,轻轻拍上母妃的臂膀。 向良妃连忙收了眼泪,“这是我那皇儿了,论理,原该叫你声舅舅的。” 向鼎连忙推辞,“可不敢当。” 廿七皇子却还是给他行了一礼,低低唤了声舅舅,又笑,“左右无人,叫几声也无妨。人前我也是不敢的,怕给舅舅招祸。” 向鼎看廿七皇子斯文清秀,温厚和气,忍不住也说笑了句,“我瞧着殿下,倒有几分叔叔年轻时的形容,只没叔叔那般爱装。” 他说的正是自诩儒将的向守备。 从年轻时就特别爱装模作样,装风雅,装才子,阖府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