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3/10页)

熊大行。动手之先,要约定时间,两下夹攻,才能克奏全功。
  为此,他觉得有先跟赵如山见面的必要。但据朱副军头说,赵如山一行,精疲力竭,饿渴交加,几乎已成瘫痪的模样。他现在已派人去接,只怕要到天亮才能到葫芦关。
  听得这样的答复,何庆奇不免焦躁。辰光已到起更时分,而整个计划因为情况复杂,顾虑太多,一次一次地变更,至今不能决定,这样蹉跎因循,到最后必致一事无成,为敌所乘。
  “不管他们了!”他断然决然地说,“我们准定四更动手,计划再不会变更。你赶快回去准备。”
  “是!”朱副军头答应着,眼光却落在何小虎身上。
  何庆奇知道他的意思,是想何小虎去帮他。这是办不到的事,因为他已允许了林震,拨何小虎去协助他,不能再帮别人。
  “也许你人不够。”何庆奇歉然地说,“小虎我又另有用处。这样,你另外再挑些人带走。”
  “那就不必了。”朱副军头答说,“一时也无从挑起,不必耽误工夫。”说完,他匆匆而去。
  “小虎!我留你在这里看守,最要紧的是敌人的那四座有灯的营帐,一定要时刻注意。”何庆奇又说,“你还有件紧要任务,帮林震去断路。等他来了,你跟他商量,听他的指挥。”
  “是!”何小虎问道,“爷是不是要到九曲洞去等孙副都头?”
  “对了!一等到了,我马上回来。”
  等到二更时分,终于等到了。第一个露面的是张老憨。
  “老张!”杨信拿火把照着,高兴地喊道,“等得我们好心焦。”
  张老憨汗流满面,疲乏不堪,但双目仍然炯炯有神,看了杨信一眼,随即问道:“外面情况怎么样?”
  “好极了!出乎意料的好。你看!”他扬起火把,“何将军在这里。”
  “何将军?”
  “我是何庆奇。辛苦了!”何庆奇用清朗舒徐的声音说。
  张老憨只点头,不作声。接着用他手中那根枣木杖,重重地在地上顿了三下。
  这可以猜想得到,是向后面招呼,洞口安全,放心前行。
  张老憨这才在杨信的协助之下,爬出洞口,却还来不及见礼,要帮后续的弟兄出洞。由于那里是个险坡,安排立足之处,亦颇费周章,需要不断地提醒警告,以免失足。
  总算很顺利,约莫一顿饭的时分,已经上来了百把人,其中有孙炎星。与何庆奇相见,惊喜莫名,但也还不能细叙,匆匆招呼过后,将照料弟兄出洞的任务,交付了张老憨与杨信,然后才能与何庆奇谈话。
  两个人上了顶峰,遥遥望见影影绰绰的许多弟兄,孙炎星倒又愣住了。“将军,”他问,“哪儿来这么多人?”
  “跟我的两百弟兄,死中求生,居然逃出一条活路。说来话长,此刻没有法子谈。”何庆奇说,“炎星,局面奇妙莫测,但也艰苦万状。你带来多少弟兄?”
  “六百名。”
  “装备、给养呢?”
  “九曲洞太狭,不能多带,每人三日干粮。此外有绳索、锯斧、火箭、旗帜之类。”
  “有没有带铁锹?”
  “带了的。有一百把,不过柄太长,不便携带,打算在这里砍削树木用。”
  “这样说来,你是打算来断路的?”
  “是!”孙炎星答道,“原来就是这么打算,不过也不是真的想断他们的路,只希望将他们惊走。”
  “真的断路也罢,惊走他们也罢,我得先告诉你一句话,你的弟兄恐怕不能休息,今夜就得动手。”
  “噢!”孙炎星因为情况不明,而且事出意外,根本无法拟想,所以口中答应,眼中却是迷茫困惑之色。
  于是何庆奇得要扼要做一番说明,先谈形势,次谈部署,最后谈到作战的计划。
  “此刻三更将近了。”孙炎星听他讲完,看着天上的星象说,“动手就在眼前。我带来的弟兄做些什么?”
  “大家一齐动手,再多制些石炮。你带了弩没有?”
  “只带了两架‘床子弩’,还得现装。”
  弩跟弓不同,弩强于弓,可以射远,尤其是“床子弩”,形如织机,射程极远,而且可以连发,是遥攻的利器。但床子弩很笨重,只能拆散了分别携带,所以只有两架。
  “好极了!”何庆奇说,“马上将床子弩装起来。”
  一直谈到这里,孙炎星才能消除心中对整个情况格格不入之感,当即回到九曲洞前去照料刚刚抵达的弟兄。这六百人,虽是特经选拔的劲卒,但长途跋涉,而且穿越神秘幽深、艰险重重的九曲洞,精神上所引起的紧张,格外易于使人疲惫,所以有许多人挣扎出洞以后,气喘如牛,甚至大呕大吐。
  这样的情形,再要督促他们上阵,不但于心不忍,而且亦于事无济。孙炎星心里相当着急,万般无奈,只得去见何庆奇。
  何庆奇正在坡前瞭望,陪伴在他身边的是林震与何小虎。三个人正在谈论一项新的情况,敌人营中那有灯火的四座营帐,忽然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