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第5/8页)
士便站住不动,眼看着别处,其实全副精神在注意那人的动态。 “啊,丁爷!好久没来了。”孙道士听见店家这样在招呼,“正好有一间干净上房,你老里面请!我替你打水洗脸。” “慢着!你先把我的马牵了去遛遛,等我出去办完事回来再说。” 孙道士装作不经意地转脸一望,只见那姓丁的已把马交给店家,把背在背上的盒子解了下来,提在手里,匆匆离去。 孙道士的心思很快,他想:第一,要办的事,一定很急很重要,否则,不至于长途跋涉而来,连歇都不肯歇一歇,便忙着去办事;第二,所办的事,一定与那盒子有关。然则,那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呢? 心里这样想着,他的视线却始终盯着那姓丁的,眼看他走不多远,进了都尉署的大门。这不奇怪?太原李家父子,势成割据,与杨素所能掌握的关中,只有例行公事的往来,派遣专差来见潼关都尉,事有蹊跷,倒非打听一下不可。 于是,内心振奋的孙道士,以漫不经意的步伐向那牵着马在遛的店家走去,从赞马好开始,话里套话,证实了那姓丁的来自太原。这样说来,此人就是丁全已再无可疑了! 孙道士机变快,耐心也好,他不去胡思乱猜,枉费精神,只在柜房里跟掌柜的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等丁全回来,再作盘算。 约莫有个把时辰,丁全回来了。去时匆匆忙忙,归时从容自在,手里提了去的那木盒,已剩下一块布包袱。 看他那神气,事情办妥了。所办的事,不用说,是送那木盒。如果是文书,用不着装这么大一个盒子;若非文书,又是怎么要紧东西,值得派个专差递送? 疑云布满心头的孙道士,心想只有接近丁全,才能摸出点根由来。苦苦思索,忽然得了主意,溜到街上,买了个旧药箱,配好了必要的药材,又买了个串铃,一起包好,拿回店里。 趁店家都在外面,孙道士背上药箱,一溜溜到丁全所住的后进西跨院,“克啷啷、克啷啷”,摇两下串铃,然后有板有眼地吆喝起来。 “善治大小疑难杂症,七世祖传眼科秘方,火眼、风眼、豆眼、云翳星障、胬肉攀睛、见风流泪、异物入目、打伤、刺伤、瞳人反背、夜盲失明,一切眼病,药到病除!” 一面吆喝,一面偷觑丁全,他正坐在窗下喝酒,抬起一只眼对孙道士望了一下,别无表示。 孙道士原以为他会招呼的,既然如此,只得自己移樽就教,继续吆喝着,慢慢走了过去。 “啊呀!”他故意装作失惊地,“尊驾怎么喝这烈酒?” 丁全独眼一翻,冷冷问道:“为什么?” “恕我直言!”他指一指自己的左眼,“尊目有伤,能不喝是不喝的好。” 他的态度诚恳,言语受听,丁全点点头问说:“你是祖传的眼科?” “七世祖传,算来我是第八代。” “你倒替我看看。看对了,我重重谢你,看不对一文没有。” “尊驾贵姓?”孙道士问。 “丁。” “丁爷,你上床躺下,我先看了再说。大概只要是眼病,没有我治不好的。” “嘿!你这道士口气倒真不小。”丁全一面说,一面上床仰面躺下。 孙道士慢慢解开他的眼罩,左眼下有个创口,脓血未净。那只三角眼中满布红丝,狰狞可怕。孙道士取一小块新棉,轻轻拭净创口,把他的头拨了一下,就着亮光细细诊察。 “怎么样?”丁全催问着。 “丁爷,”他慢吞吞地说,“你眼下这个伤,是利剪所刺。” 就这一句话,把丁全说得大为佩服。“不错。”他笑道,“你倒是真的有两下子!不比那卖野药的信口开河。” 孙道士心里又得意又好笑,表面上却是一本正经地说:“丁爷,你放心!你的眼没有毛病,当初那个伤没有找好手治,老不收口,血不归脉,以至于牵连到眼睛。” 只偶尔读了几天医书,“三脚猫”本事的孙道士,这样胡言乱语着。而丁全却听得不住点头,并且改口尊称。“道爷,”他说,“你动手替我治伤吧!” “好!你闭一闭眼,看看牵动伤口没有。” 丁全照他的话做。单闭一只左眼很费劲,索性把双目都合上了。 孙道士哪顾得去看他的伤口?环目巡视,把整个屋子很快地搜索了一遍,目光落在丁全身上,终于有了发现——他怀中揣着个长方扁薄的布包,不用说,那里面不是公文,就是书信。 念头一转,想好了下手的办法。他叫丁全睁开眼来,替他伤口上敷了些止痛的药,问道:“怎么样?” “凉凉的,很舒服。” “那就对了。我再替你点眼药——我这眼药点了上去,得要好好休息,还得避光。回头我煎好了药,再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