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2节 (第1/3页)
??关于工业基础的重要性,最好的反例就是现代的三哥。 ??三哥不是没有技术。 ??其实他还真没技术,只不过他想要什么技术马上就有许多国家抢着卖给他。 ??不为什么,就因为放心,三哥永远也学不会,下回还得买。 ??于是,三哥买了设计后发现发动机不会造,买了发动机后发现航电不会造,买了航电后发现导弹不会造,接着还有雷达、弹射座椅、无线电等等。 ??最后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凑齐了整个联合国的零件才拼出来,结果本国的军队都拒绝使用。 ??这就是没有工业基础盲目走高科技的结果。 ??反之,如果有坚实的工业基础,拆吧拆吧就仿制出来,仿制版本甚至比原版还好用还卖出白菜价,那走高科技就是水到渠成日新月异! ??此时八路军面前就有这个坑。 ??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机会,但王学新觉得还是应该冷静冷静。 ??想了想,王学新就说道:“首长,我寻思着,在这特殊时期,咱们更需要的始终还是粮食!” ??首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虽然这两次与顽军做买卖攒了八百万斤粮食,但对于根据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不足以渡过难关。 ??所以,什么技术什么设备其实都是空的,都没有粮食重要! ??但是…… ??“顽军也知道这一点嘛!”首长皱眉回答:“就因为他们知道,所以才宁愿用设备用技术跟我们换,也不愿意用粮食换。如果我们要求粮食,顽军未必肯换喔!” ??王学新认同首长的分析。 ??顽军的战略就是与鬼子一起用粮食这种不可替代的东西困死八路军。 ??至于技术、设备,这些东西又不能当饭吃。要是能把八路军饿死、困死,到头来这些东西还不全是他们的? ??因此,晋绥军和顽军虽是互相不知道,但对火箭筒的态度和做法却是不谋而合: ??最初以为可以仿制,以为给点粮食无伤大雅不影响战略,所以才肯换。 ??但在知道无法仿制要出大价钱的时候,就不愿意用粮食换了,因为这会直接导致战略上的失败。 ??这也是农业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没什么能替代农业,军民总得吃饭。 ??沉默了一会儿,王学新就说道:“首长,要不……咱们就试试拐一个弯换粮食?” ??“这怎么拐嘛!”首长疑惑的说:“换就有,不换就没有,还能拐弯换?” ??王学新回答:“粮食不只是顽军有,鬼子也有!” ??“鬼子那咱们只能用盐去换粮食!”首长回答:“你的意思是……咱们跟顽军换盐?” ??王学新笑了起来,首长指挥打仗是个好手,但做生意似乎就不擅长了。 ??“首长!”王学新说:“咱们可以去鬼子那买粮!用钱买!” ??“这也不划算嘛!”首长摇头否定道:“鬼子的钱一直在贬值,换了一大堆鬼子的钱,没过多久就买不了多少东西喽!” ??鬼子的钱的确也在贬值。 ??这一方面是鬼子和伪政府乱印,另一方面则是重庆方面以假对假的伪钞反击…… ??所谓的“以假对假”,就是鬼子印法币投到顽军地区收括资源,重庆也印伪币投到鬼子那抢夺物资。 ??这其实就是场金融战,双方最后是打得难分难解。 ??之所以难分难解,是因为到白热化时双方用的都是真钱而不是假钱。 ??鬼子是从英国、美国手里缴获成套的印钱设备。 ??